第402章 月照断肠(2 / 2)
他连忙拱手回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有劳赵府尹远道驰援,孤……铭感五内。”话虽如此,内心却是惊涛骇浪。
汴京派此人亲临,绝非仅仅“支援”惊轲那么简单!对方身上那份从容不迫、如同掌控一切的压迫感,让他感到了比面对李祚叛军更加沉重的压力。
“些许宵小作乱,扰乱江南安宁,吾受国主之令,一则协助惊轲平叛,”赵光义目光平和地看着李煜,语气一转,变得意味深长,“二则……也是听闻江南王公雅集盛况,心向往之,特来拜会江南国主,看看这烟柳繁华之地,谈一谈……大宋如何助江南,真正清扫余孽毒瘤,共保安稳。”
他言语温和,甚至提到了“雅集”、“拜访”,但他目光中那难以掩饰的精光、身后如标枪般挺立的宋军锐士,以及那句“清扫余孽毒瘤”、“共保安稳”的潜台词,却如同无形的寒刃,刺穿了江南暖湿的春夜空气,让李煜刚历经血战归来的身体,骤然感觉到一阵刺骨的冰寒。
汴京之虎的爪子,已借着惊轲点燃的这场金陵大火,悄然搭在了江南这脆弱繁华的肩头。
新的风暴,在战后血腥的尘埃尚未落定之时,已然在深宫大殿内悄然凝聚。
赵光义微微侧首示意。身后一名身着黑色劲装、面白无须、眼神锐利如鹰的皇城司骨干,立刻上前一步,双手恭敬地呈上一卷暗黄色的、用明黄丝带束着的帛书!
那卷东西不大,却带着汴京城的尘土气息和不容抗拒的铁血意志,静静躺在托盘中央。李煜的目光落在上面,瞳孔骤然一缩。
夜风拂过宫阙,卷起一丝令人心悸的凉意。殿宇灯火投下的光晕,将这殿前一站一礼两双复杂的眼神,照得模糊又分外明晰。
……………………
不羡仙楼船。底层的某处相对僻静的舱室内。
目非人抹了把额头细密的汗珠,将最后一根银针从惊轲身上捻下。
她小心翼翼地把银针收入囊中,又拿起一块用温水浸透、拧干的细软棉布,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地,仔细擦拭着惊轲脸上残余的血污灰尘。
他紧锁的眉头似乎在她指尖的温热抚触下,极其细微地舒展了一丝丝。
一旁的线香即将燃尽,留下最后一缕青烟袅袅。
红线依旧跪坐在那里,像一尊凝固的石像。她的眼中布满了浓重的、孩子不该有的血丝,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可她倔强地死撑着,眨一下都不肯。
小脑袋一点一点地往下耷拉着,却又猛地惊醒般抬起。她死死攥着惊轲冰凉的手指,似乎那就是维系她仅存意识的绳索。
或许是目非人擦拭的动作,或许是线香燃尽带来的微妙变化?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分,惊轲那双紧闭的眼睫,突然极其轻微地、难以察觉地颤动了一下。
像蝴蝶将醒时翅膀最初的震动,微弱得几乎融入夜色。
红线那被疲惫和绝望麻木了的感官却在瞬间捕捉到了这微妙的信号!她那布满血丝、红肿不堪的大眼睛猛然瞪到了极限!
一颗凝固了许久的泪珠,毫无征兆地“啪嗒”一声,滚落下来,砸在她自己沾满污渍的小手上,也溅在惊轲苍白的手背上。
她张了张嘴,喉头滚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是用尽全身力气,把自己的小手更紧地、更紧地包裹住惊轲那冰凉的手指。
“老大……”
一个破碎的气音,从她干裂得渗出血丝的唇缝里,艰难地挤了出来。
在灯火明灭中,小女孩开始一遍遍地数着惊轲的睫毛。数着,数着,仿佛这样就离他醒来的那一刻近了一点。
窗外,秦淮河倒映着金陵城头初露的天光,染着一抹惨淡的灰白。河面上飘荡着未曾散尽的硝烟气息,也带来了一丝不可阻挡的,冬日将至的气息。
今冬是否能百姓安乐无人知晓。只有这一舱的疲倦、伤痛与等待,在无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