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蚀灵玄途 > 第915章 药庐夜话与未尽的旅程

第915章 药庐夜话与未尽的旅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夜幕像一块浸了墨的棉布,缓缓盖下药庐的屋顶。林辰坐在门槛上,手里摩挲着那块从回音谷带回来的鸣音石,石面还残留着白日里碾药时的温度。青禾端来一碗热粥,瓷碗在石桌上发出轻响,阿木正蹲在灶边翻找晒干的回音花,火塘里的柴火烧得噼啪响,映得三人脸上忽明忽暗。

“今天赵三叔来谢礼,送了一篮新摘的梅子,”青禾把粥推到林辰面前,“他说要不是你那回魂草,他这辈子怕是醒不过来。”

阿木从灶膛里抽出一根燃着的柴,凑近看药架上晾着的墨叶草:“我总觉得这草神得很,明明在雾隐山时蔫巴巴的,到了咱们这儿,叶片亮得像抹了油。”

林辰舀了一勺粥,热气模糊了镜片:“草木和人一样,得在对的地方扎根。雾隐山的潮气压着它,咱们这儿的黄土才合它性子。”他想起冰火湖的守湖人说过,每种草木都有自己的“命土”,强求不得。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拐杖点地的声音,王阿婆提着个竹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槐花糕。“听青禾说你们还没吃饭,”阿婆把篮子往桌上一放,眼睛笑成了缝,“张大爷今下午能认出他家的老黄牛了,李大叔也敢下田割麦了,都是你们几个娃的功劳。”

阿木抓起一块槐花糕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是辰哥带的药厉害!”

王阿婆拍了拍林辰的手背,皱纹里盛着暖意:“我活了七十年,见过不少走南闯北的人,没见过你这样的——把他乡的草木带回来,还能让它们活成咱这儿的样子。”她指了指药圃的方向,“就像那株鸣音藤,在回音谷时只能攀着石头长,到了这儿,顺着竹架能爬满半个院子。”

林辰望着院墙外的星空,忽然想起在浮沙岛的夜晚,沙伯给他讲过的“草木迁徙”的故事:三百年前,有艘商船从冰火湖出发,船底沾了些锁水藤的种子,漂到落星滩就扎了根,后来竟长成了一片绿帘。“其实草木比人勇敢,”林辰轻声说,“它们不管漂到哪,只要有土有水,就敢往下扎。”

“人也一样,”王阿婆叹了口气,“你爹当年去西域行医,不也是带着一背篓草药种子走的?只是他没你运气好,没能亲眼看见那些种子发的芽。”

林辰的手顿了顿。他爹的故事,村里老人很少提起——据说当年为了采一味只在雪山生长的“醒神草”,爹在雪崩里没了踪迹。直到这次在冰火湖,他从守湖人的日志里看到记载,才知道爹最后挖到了醒神草,只是没能带回来。

“我在冰火湖的石洞里,找到了爹刻的字,”林辰声音有些发紧,“他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原来他早知道,那些草药不是给哪个人采的,是给需要的人。”

火塘里的柴“噼啪”爆了个火星,青禾往灶里添了根柴,轻声说:“所以你才把回魂草的种子分给了邻村?”

林辰点头。今早他让阿木送了半袋回魂草籽去河对岸的柳溪村,那里上个月闹过一场疫病,不少人还瘫在炕上。“爹当年没做完的事,我替他做。”他拿起一块槐花糕,甜味漫进心里,“就像王阿婆说的,草木得在对的地方扎根,人心也一样——得在需要的地方发热。”

王阿婆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对了,前几日整理你爹的旧物,翻出这个,估摸着是你要的。”布包里裹着本牛皮笔记本,纸页已经泛黄,封面上写着“异土方记”四个字。

林辰翻开笔记本,爹的字迹力透纸背,记着各地的草药特性:“落星滩的光苔,需与晨露同煎,治眼盲如神”“回音谷的鸣音石,磨成粉能安神,只是性烈,需配三两片紫苏中和”……其中几页还画着草图,有冰火湖的紫根草,有雾隐山的墨叶草,和他这次带回的竟分毫不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