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雪落药圃,旧友新盟(2 / 2)
到了邻村那户人家,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一间低矮的土坯房,烟囱里没冒烟,透着股冷清。孩子的母亲听见动静,抱着个瘦弱的婴孩迎出来,眼眶通红:“张夫人,你们可来了……你看这娃,烧得迷迷糊糊,药也喂不进去。”
林辰接过婴孩,只觉得入手轻得像团棉花,孩子脸颊烧得通红,呼吸微弱,嘴唇干裂起皮。他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翻看眼睑,眉头微微皱起:“是风寒入体,加上先天不足,得用温补的方子慢慢调。”
青禾迅速打开药箱,取出晒干的还魂花和续断草:“我来煎药?”
“先别急,”林辰道,“孩子太小,汤药太苦,怕是灌不进去。沈公子,借你的暖炉用用。”他接过暖炉,小心地调至微温,裹在薄毯里,轻轻放在孩子脚边,“先把寒气逼出来些。”
他又从药箱里取出一小包淡黄色的粉末:“这是还魂花磨的粉,混在米汤里,每次喂一勺,一日三次。”他仔细写下剂量,递给孩子母亲,“若三天后还没退烧,就去药铺找我们,千万别耽误。”
孩子母亲连连道谢,眼眶里含着泪:“多谢你们……真是遇上活菩萨了。”
离开时,沈公子忍不住问:“那孩子情况不太好,只用还魂花粉够吗?”
“够了,”林辰道,“他身子太虚,猛药反而受不住。还魂花性温和,能慢慢补元气,比人参那些合适。”他看着车窗外的雪,“草木和人一样,得顺着性子来,急不得。”
沈公子若有所思,突然笑道:“以前在京城,总听人说‘药到病除’,现在才明白,有时候‘慢慢来’比‘立刻好’更重要。”
青禾在一旁补充:“就像咱种的还魂花,春天撒种,秋天才开花,急着催它,反而长不好。”
马车回到药铺时,雪下得更大了,药铺的屋檐下挂起了长长的冰棱。张夫人留下的礼盒里,除了药材和云锦,还有个小巧的银炭炉,烧起来一点烟都没有,正好放在药圃的苗箱边。
林辰把银炭炉点燃,看着火苗静静舔舐着炭块,暖意渐渐弥漫开来。青禾在整理《本草图谱》,时不时对着插画临摹几笔;阿木在给暖炉添炭,嘴里哼着新编的小调;沈公子则捧着本医书,看得入了迷,偶尔抬头问青禾某个字怎么读。
雪落在药铺的青瓦上,发出轻柔的声响,像在为这温暖的画面伴奏。林辰想起爹说过的话:“行医不是为了名气,是为了让每个冬天,都有能熬过去的希望。”
他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仿佛能看到明年春天,药圃里的新苗破土而出,看到那个邻村的孩子渐渐强壮,看到沈公子笔下的草药图越来越有灵气。
或许,这就是草木堂存在的意义——在风雪里守着一点暖,在绝望里种着一点希望,让每个来过的人都知道,无论多冷的冬天,总会有春暖花开的那天。
夜幕降临,药铺的灯亮了,在白雪的映衬下,像颗温暖的星子。灯下,几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张夫人带来的点心,谈论着未来的药圃规划,笑声偶尔从窗缝漏出去,惊起檐下几只避雪的麻雀,扑棱棱飞进漫天风雪里,却带着飞向春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