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财政入不敷,巧立苛捐税(1 / 1)
自打刘义符登基,朝廷的财政便如同漏了底的水桶,一天天往下跌。他在后宫搭建市井、出宫打猎游玩,每次都要耗费大量钱财——光是为了扮“市井商贩”,从民间搜罗的丝绸布料、零食玩具就花了近万两白银;打猎时赏赐亲信的黄金、修缮被马蹄踏坏的官道,更是一笔接一笔的开销。再加上北魏南下侵扰,边境守军急需粮草军饷,淮南洪涝后赈灾又用了不少国库储备,不过半年光景,刘裕在位时积攒下的国库盈余,便已所剩无几,甚至出现了不小的亏空。
徐羡之与傅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两人数次入宫,向刘义符陈述财政困境,恳请他减少玩乐开销,节省用度。可刘义符每次都左耳进右耳出,要么说“国库没钱,你们不会想办法吗”,要么干脆以“朕要陪妃子玩市井游戏”为由,把两人打发走。无奈之下,徐羡之与傅亮只能硬着头皮,提出了“暂征附加税以补亏空”的建议——他们本想先缓解燃眉之急,待日后局势稳定再废除,却没料到,这竟成了刘义符肆意搜刮百姓的开端。
刘义符一听“能弄到钱”,顿时来了兴致,全然不顾徐羡之“轻征薄敛、莫伤民心”的叮嘱,立刻下令让户部官员拟定征税名目,且要求“越多越好,越细越好”。没过几日,一份密密麻麻的征税清单便摆在了刘义符面前,他粗略扫了一眼,大笔一挥便批准施行。自此,南朝宋的土地上,各种苛捐杂税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压得百姓喘不过气。
对农民,除了原本的田租、户调,新添了“青苗附加税”——哪怕是刚种下的秧苗,也要按亩缴纳铜钱;“收割费”——秋收时要按收获的粮食数量,额外缴纳一成作为“朝廷看管粮田费”;甚至连农民家中的耕牛、农具,都要按“牲畜税”“器物税”交钱,若是交不出,便要被官府牵走耕牛、没收农具。城郊的农户张阿牛,家里有三亩薄田,原本每年缴完田租还能勉强糊口,可这年秋天,光是各种附加税就缴了近半收成。他看着空荡荡的粮囤,抱着年幼的儿子哭道:“这日子没法过了,明年开春连种子都买不起了!”
对商人,苛税更是变本加厉。开酒肆的要缴“酒曲税”“铺面税”,哪怕是走街串巷的货郎,也要按“流动商贩税”每日缴纳铜钱,若是不交,货物便会被官差抢走。建康城的绸缎商王掌柜,做了二十多年生意,原本家境殷实,可自从新税施行后,每月要缴的税款比利润还多。他无奈之下,只能把店铺里一半的绸缎低价变卖,可即便如此,还是凑不够税款。最后,官差上门查封了店铺,王掌柜看着经营半生的绸缎庄被贴上封条,瘫坐在门口,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手工业者也未能幸免。织锦的工匠要按“丝线税”“成品税”缴税,哪怕是在家做针线活补贴家用的妇人,也要按“女红税”缴纳铜钱;打铁的铁匠要缴“铁器税”,连打造的锄头、镰刀都要抽成。铁匠李老铁,一辈子靠打铁养活全家,新税施行后,他打造的铁器刚卖出,大部分钱就要拿去缴税,剩下的连买铁矿的钱都不够。他看着自家冷清的铁匠铺,把陪伴多年的铁锤扔在地上,长叹一声:“打了一辈子铁,最后连口饭都吃不上了,不如走了算了!”
沉重的赋税如同两座大山,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许多农民缴完税后,家中颗粒无存,只能靠挖野菜、啃树皮度日;商人与手工业者纷纷关门歇业,走投无路。到了冬天,天气愈发寒冷,没有粮食、没有收入的百姓们,再也无法在家乡生存下去。他们背着破旧的行囊,牵着妻儿的手,踏上了逃亡之路——有的往南方投奔亲友,有的往深山里躲避官府,还有的则聚集在城镇郊外,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
建康城外的官道旁,每天都有成群的流民经过。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孩子饿得哇哇大哭,有的老人走着走着就倒在路边,再也没能起来。官府不仅没有安抚流民,反而派兵驱赶,生怕他们聚集闹事。流民们看着远处繁华的建康城,再想想自己破败的家乡,眼中满是绝望。而此时的刘义符,却还在后宫里与妃嫔们玩着“市井买卖”的游戏,手中拿着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铜钱,笑得不亦乐乎,全然不知自己的苛捐杂税,已让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也让南朝宋的根基,在流民的哀号声中,一点点崩塌。
徐羡之和傅亮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那片荒芜凄凉、民不聊生的景象,心头涌起无尽的自责和懊悔之情。那些曾经安居乐业的人们如今四处漂泊流浪,失去了家园和生计;孩子们饿得骨瘦如柴,老弱妇孺们面容憔悴,眼中充满了绝望和哀伤。
回想起当初自己提议征收赋税的时候,原本只是出于对国家财政状况的担忧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考虑,但谁能料到事情会演变成如此不堪收拾的局面呢?尤其是那个昏庸无道的刘义符竟然将这些税收用作挥霍享乐、肆意掠夺财富的手段,完全不顾及百姓死活!
怀着满腔悲愤,徐羡之和傅亮决定第三次进宫面圣,向刘义符进谏直言,请他立刻废止那些繁重苛刻的捐税,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抚慰安顿那些流亡在外的民众。然而,当他们来到朝堂之上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刘义符那张冷漠无情且极度厌烦的面孔。
哼!区区几个刁民罢了,爱走就让他们走吧!朕才不在乎呢!反正国库充盈得很呢!刘义符傲慢无礼地说道,嘴角还挂着一抹不屑一顾的笑容。
面对这样一个顽固不化、执迷不悟的皇帝,徐羡之和傅亮感到无比失望和心寒——他们深知继续劝说下去也是徒劳无益。此时此刻,他们心底里最后的一线希望正逐渐破灭……因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沉重的苛捐杂税给老百姓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巨大痛苦和灾难,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人心惶惶、怨声载道,甚至可能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或革命。而这场即将降临的废黜皇位的狂风暴雨已经悄然逼近,势不可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