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残障学生(2 / 2)
这不再是简单的慈善,而是在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支持系统。
她终于明白,林向东的魄力,不仅仅体现在一掷百万的危机处理上,更体现在这种敢于拥抱社会责任,并将之融入企业发展的宏大格局之中。
这个男人所谋所求,远比她想象的更为深远。
……
离开特殊教育学校,车队再次驶入川流不息的街道。
车内,徐峰他转过头,看向后座正闭目养神的林向东,语气带着一丝谨慎的担忧:
“向东,你刚才的承诺真是太提气了,那些校领导都快哭出来了。不过……”
他顿了顿,还是说出了顾虑,“我们一口气接收这么多残障学生,而且看样子以后还会持续接收,咱们东升短时间内恐怕很难一下子安排出这么多合适的岗位啊。各个部门、工厂编制都挺满的,突然塞进去这么多人,管理、培训都是问题,会不会……有点太仓促了?”
听到徐峰的话,连坐在一旁的黄晓婷也从刚才的敬佩中回过神来,觉得这确实是个很实际的问题。
她也不由得看向林向东,想听听他如何解决这个后续难题。
林向东睁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
他先是摇下车窗,让夏日的风灌入车内,然后不慌不忙地点燃了一支烟,吸了一口,白色的烟雾被风迅速带走。
他的表情异常平静,仿佛徐峰提出的不是一个难题,而是一道早已有了答案的简单算术题。
“谁说要全部放在我们东升了?”
林向东吐出一口烟圈,语气从容不迫,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淡定,“我们自己的盘子安排不过来,不是还有整个‘工业联盟’吗?”
他侧过头,看向徐峰,眼神锐利而清醒:“你把名单和情况整理好,分发给联盟里的各家工厂。告诉他们,这是咱们联盟共同的社会责任,每家根据自身规模和岗位需求,分担一部分,每家接收几个,这两百多人的就业问题,不就轻轻松松解决了吗?”
徐峰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笑容。对啊,怎么把工业联盟这个庞大的资源网络给忘了!
林向东继续分析道,语气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商业推演:“而且,你别觉得这是在单纯让他们做贡献。雇佣符合条件的残障人士,国家是有明确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
那些工厂老板,一个个比猴子还精,这笔账他们不会算不清。接收这些学生,既落了实惠,又博了名声,对他们来说,是稳赚不赔的好事,而且,要是他们拒绝?他们敢拒绝吗?”
他考虑得极其周全,甚至连可能存在的薪资成本问题都想到了:“至于这些学生的工资,如果个别工厂确实有困难,前期可以由我们东升先行垫付。等日后我们自己的新项目上线,或者内部腾挪出更合适的岗位,再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表现,把他们逐步接回我们自己的体系里。这相当于他们替我们东升承担了前期的人才培养。”
这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解决了眼前的安置难题,又盘活了联盟资源,还兼顾了政策红利和长远的人才储备。
将一个看似纯粹“付出”的慈善行为,巧妙地转化成了一个能够联动多方、实现多赢的战略性布局。
黄晓婷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
她原本以为林向东只是凭借风口,和运气才搞出这么大的事业。
现在她才真正明白,林向东每一个决策背后,都隐藏着如此深远的考量和精准的商业计算。
这种将社会责任、商业利益和战略联盟完美结合的能力,让她对“企业家”这三个字有了全新的、更为崇高的理解。
林向东不仅仅是在做慈善,他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每一步,都走得如此扎实,又如此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