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故人相逢茶肆夜 蛛丝马迹启疑窦(1)(1 / 1)
第228章:故人相逢茶肆夜蛛丝马迹启疑窦
北阳市的夜晚,比省城来得更早,也更沉寂。寒风呼啸着掠过空旷的街道,卷起地上的落叶和纸屑,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几分萧瑟。
只有零星几家店铺还亮着灯,昏黄的光线在冰冷的夜色中挣扎。连续几天高强度的深入调研,让陈临海身体感到疲惫,但精神却处于一种高度亢奋和紧绷的状态。
白天在破败厂区和拥挤民居中看到的困顿眼神、听到的无奈叹息,如同沉重的石块压在他心头,让他无法安然坐在温暖的宾馆里。
他婉拒了市里安排的晚间联谊活动,裹紧外套,独自一人走出宾馆,想借着这凛冽的空气理清纷乱的思绪。
不知不觉,他走到了一条相对热闹些的小吃街附近,空气中弥漫着油烟和食物混杂的气味。一家名为“清源茶社”的店面吸引了他的目光。
店面不大,装修古朴雅致,在这略显粗粝的工业城市里显得格格不入,仿佛一个固执的文人,坚守着某种不合时宜的品味。
他推门进去,一股暖意和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店内灯光柔和,客人不多,只有两三桌,都在低声交谈。
他要了一壶本地产的苦荞茶,在靠窗的角落坐下。窗外是清冷的街景,窗内是氤氲的茶气,他刚斟上一杯深色的茶汤,一个略带惊讶和迟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临海?陈临海?”
陈临海抬头,只见一个穿着深色羽绒服、戴着黑框眼镜、身形略显清瘦的中年男子正站在桌前,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陈临海仔细一看,也愣住了:“王处长?王思远处长?”
此人名叫王思远,曾是省委政策研究室农村处的处长,以理论功底扎实、调研深入着称。
陈临海在省委办公厅综合二处工作时,因为牵头起草一份关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报告,与当时负责相关领域的王思远有过几次深入的交流,彼此都很欣赏对方的能力和务实作风。
后来听说王思远为了丰富履历,主动要求下派挂职了,没想到竟在北阳。
“哎呀,真是你啊临海!”王思远显得十分高兴,又带着几分他乡遇故知的感慨,直接在对面坐下,“你怎么会来北阳?我听说你不是在东河区干得风生水起,搞了个商贸新城很出名,还去省委党校青干班学习了吗?这可是前途无量啊!”
“王处长,您过奖了。我现在就在青干班,这次是来北阳调研,主题是传统产业转型。”
陈临海给他也倒上一杯茶,苦笑道,“倒是您,怎么在这里?还这么……低调?”他注意到王思远穿着普通,面容带着一丝疲惫,毫无副市长的派头,更像是个埋头案牍的学者。
王思远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压低声音道:“我在这挂职副市长,快两年了。分管科技、招商引资,听起来不错,手里有点权,实际上……唉,一言难尽。”他环顾四周,见附近茶客离得远,才继续道:“这里的水,比省里想的要深,也浑得多。有时候,你想做点实事,却发现自己像是在泥潭里挥拳,使不上劲,还溅一身泥。”
故人相逢,又都是身处复杂体制内、怀揣理想却又面临现实困境的干部,话题很快深入。
陈临海简要说了说这几天调研的观感,尤其是深入老工业区看到的衰败景象,以及那个规模宏大却近乎烂尾、如同城市伤疤的“北阳新材料产业园”所带来的巨大疑惑和冲击。
听到“新材料产业园”几个字,王思远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懑和无奈。
他沉默地喝了几口茶,仿佛那苦涩的茶汤能压下心中的块垒,最终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着陈临海:“临海,既然你问到这里,又赶上你来调研,有些话,我憋在心里很久了,不吐不快!这个产业园,哪里是什么转型希望,它是北阳近几年最大的伤疤,也是最大的黑洞!它吸干了市里本就不宽裕的财政血液,拖累了无数关联企业,寒了干部群众的心!”
他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气音:“这个项目当年被时任市委主要领导定为压倒一切的‘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倾尽全力,土地几乎是白送,配套资金优先保障,投资巨大,光是前期‘三通一平’和那些华而不实的景观工程,就砸进去几十个亿!当时很多专业部门都提出异议,论证极其仓促和不充分,但上面的推力巨大,几乎是强行上马,谁反对就是不顾大局、阻碍发展!”
“上面?”陈临海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心脏微微一缩。
王思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用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桌面上写了一个“吴”字,随即迅速抹去。“项目的主要承接方和总包方,是一家叫‘鼎峰科创’的企业,注册地在省城,背景很深,手眼通天。当时力主引入这家企业、并全程保驾护航的个别市领导,在项目搞得一塌糊涂之后,非但没有被追责,反而都得到了不错的安排,有的调回省里重要部门,有的去了其他地市担任要职。而产业园搞成现在这个样子,留下的巨额债务和烂摊子,全都压在了北阳市财政和几家本地城投公司头上,老百姓骂声一片,真正受益的是谁?是那些早就赚得盆满钵满、拍拍屁股走人的家伙!”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个关键细节,声音带着一丝苦涩:“我后来分管科技,想梳理这个烂摊子,看看有没有挽救的可能,无意中在档案室角落里发现了一份当时招商环节的第三方评估报告初稿。里面明确提到了对‘鼎峰科创’的实际技术实力、专利真实性、过往业绩尤其是资金状况的严重质疑,认为由其主导如此大规模的高科技园区建设风险极高,建议重新评估。但这份报告最终被压下了,根本没有上会讨论。原件不知所踪,我当时留了个心眼,用手机拍下了几张关键页的照片,但也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