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宫野志保的回归:冰雪天才的归来(1 / 2)
从万米高空俯瞰,东京的夜景如同一片洒落的星辰,璀璨而冷漠。一架从美国波士顿飞往日本的国际航班正缓缓降低高度,准备在羽田机场降落。
经济舱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茶色短发的少女。她看起来约莫十八、九岁,面容精致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冷冽与淡漠,仿佛一尊精心雕琢的水晶雕像。冰蓝色的眼眸望着窗外逐渐清晰的都市轮廓,没有任何归乡的喜悦,只有一片化不开的沉寂。
宫野志保,组织代号“雪莉”,正从她为期两年的海外深造中归来。
飞机轮子触地的震动将她从沉思中惊醒。她轻轻整理了一下自己简单的衣着——一件深灰色的针织衫和黑色长裤,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这与她记忆中离开日本时的穿着几乎如出一辙,仿佛时间在她身上停滞了。
“各位乘客,欢迎抵达东京羽田机场...”机舱内响起空乘人员甜美的播报声,但志保的思绪早已飘远。
她回想起在美国的最后几天,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收拾个人物品时的情景。她的导师,世界知名的生物化学家理查德·艾伯森教授,曾试图挽留她。
“宫野,以你的天赋,留在美国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艾伯森教授诚恳地说,“几家顶尖制药公司都对你感兴趣,而且我们还有好几个项目没完成...”
志保记得自己当时只是礼貌地摇头:“感谢您的好意,教授。但我必须回日本,那里有...未完成的责任。”
她无法解释那所谓的“责任”是什么——是继续研发一种能夺人性命于无形的毒药,还是在那黑暗的组织中保护自己唯一的亲人。
飞机缓缓停靠在航站楼旁,乘客们开始起身取行李。志保只带着一个简约的登机箱和一个装有重要资料的公文包。她站起身时,邻座的一位年轻男子友好地朝她微笑:“第一次来东京吗?如果需要导游...”
“不必了。”志保冷淡地打断他,声音里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她早已习惯了这种搭讪,也习惯了用冷漠筑起一道围墙,将所有人挡在外面。
随着人流走向出口,她感到一种熟悉的压抑感逐渐笼罩心头。回到日本,意味着重新踏入那个无处不在的牢笼,意味着她将再次成为组织严密监控下的“雪莉”。
出口处,早已有两位一身黑衣、气息冰冷的组织底层成员在等候。他们如同两尊雕塑,站在接机人群的边缘,墨镜后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看到志保出现,他们微微颔首,沉默地接过她简单的行李,引着她走向航站楼外的停车场。
“Sherry大人,欢迎回来。”其中一人用毫无感情的声音汇报,语调平板得像机器,“住处已按照您的要求安排妥当,是位于米花町2丁目22番地附近的一处安全屋。实验室设备也已调试完成,随时可以开始工作。”
志保只是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反应。她早已习惯组织成员这种机械般的恭敬——表面上的尊重掩盖不了他们实为监视者的本质。
一辆黑色的保时捷356A停在路边,这熟悉的车型让志保的眼神微微一动。她知道这是琴酒偏爱的车型,但眼前这辆显然不是他的座驾——车牌号不同,而且保养状态稍差。她不禁猜想,这是否是组织有意无意的暗示,提醒她始终处于那个男人的阴影之下。
坐进车内,她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既熟悉又陌生的东京街景。两年时间,这座城市又增添了几座新的摩天大楼,街道上的行人潮流也似乎更加匆忙。但对她而言,这一切不过是另一个更大、更华丽的牢笼。
她深知自己回归的意义——组织的“那位先生”和朗姆,对APTX-4869的进展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为一件高效且不留痕迹的清除工具。在美国期间,她已将这种药物的基础配方完善了许多,使其致死率更加稳定,尸检更难检测。
但她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些被列为“异常”的实验数据。
在离开美国前,她最后一次检查APTX-4869的动物实验记录。绝大多数情况下,药物会引发迅速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理论上几乎无法检测,是组织理想中的完美毒药。但...在千分之一的概率下,少数实验白鼠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生理变化——它们的体型缩小了,仿佛回到了幼年状态,但智力和社会行为却保留着成年特征。
这个现象未被写入正式报告,被她以“实验误差”和“个体差异”为由暂时封存。一种本能的警惕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让她隐瞒了这一点。在科学的边界上探索多年,她深知某些发现一旦公之于众,将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
“完美毒药...”她在心底冷嗤。科学不应只是杀人的工具。但她没有选择。姐姐宫野明美温柔的笑脸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那是她在这冰冷黑暗中唯一的慰藉与牵绊。
她想起上次与姐姐通话时,明美那掩饰不住的担忧:“志保,你在美国还好吗?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我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