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主角的情绪变化:以暴制暴!!!!(1 / 2)
其实任何一部电影,都会有主角的情绪变化。
《长津湖》的主角情绪变化,是通过战火、鲜血和死亡来影响的;
《英雄》的主角情绪变化,是通过回忆、猜忌和真相来影响的;
《我不是药神》的主角情绪变化,是通过更加细微的细节,但归根结底也是死亡来影响的;
而《杀破狼》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主体的脉络,或者说主角的情绪演变,一共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马军作为警局的接班人,下一任一把手,号称警局的功夫皇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骄傲的、正义的,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
第二个阶段:当马军看到忠哥等人为了作伪证,把一个小混混直接推下楼的时候,他对这些昔日同僚产生了怀疑。
并因此大打出手,暴揍了同事们一顿。
但也正是这个时候,忠哥他们的一句话,让马军陷入了沉思!
“以前,你把那个无赖打成了白痴,兄弟们给你作证,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这句话,让马军瞬间回忆起自己的过去。
他曾经因为失手,其实也是因为心中的确愤怒,所以用重拳,把一个人渣打成了白痴。
在他看来,这种人渣就算是抓进去,等他出来之后还是会祸害社会。
打成白痴,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祸害社会了,这一定是一件好事!
但是......
因为这件事,他被降职,被处分。
正是因为警局的所有人都站出来给马军作证,说他并不是故意,而是失手,这才让他没有被处理的那么彻底!
这件事,本质上和忠哥他们现在做的事情,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的,同样是以暴制暴,同样是用自己心中的正义去处理那些自己认为的邪恶。
而事实上,这种正义、这种邪恶,符合社会的共同认知吗?
或许是符合的,但,不符合法律的程序正义!
有句话说得好:法律维护的是世间的恶,它只要求人们最坏不能到什么地步。
如果你没有坏到这个地步,那法律对你就是无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在明明知道黑涩会大哥王宝作恶多端、为非作歹的时候,作为警察的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马军陷入了思考。
第三个阶段:马军在思考的时候,王宝已经走出了警局,他们找到了那个作伪证的摄影师,并且这件事甚至都会影响到忠哥他们的前途等等。
最后,王宝大摇大摆的放下了一句威胁。
“你们最好永远不要走出警局!”
这句话,让马军愤怒了!
但还没有彻底愤怒,现在在他的心中,仍然是正义占据着上风,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作为警察,在看到罪犯犯罪的时候,可以直接上去处理吗?
不行,要讲证据,要做审判!
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他人的“上帝”!
哪怕是警察,也是如此,法律条文上写的,可以去执行,但是法律条文上没写的,就不行!
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同样是不少的.......
法理大于情理,还是情理大于法理?
这个,是个非常严肃,非常复杂的问题.......
总之,在这个阶段,马军是逐渐觉醒,逐渐愤怒起来的。
而最后一个阶段。
就是吴靖扮演的jack把那些警局的人,一个一个的杀掉之后,马军彻底的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