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徐帆,这不是儿戏!(2 / 2)
“兑换!”
“叮!兑换成功!-500金币。”
“蒲甘语压缩包正在解压安装。”
“1%……30%……70%……100%!”
“安装完毕!”
几乎是在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
一股庞大无比的信息洪流,猛地冲进了徐帆的大脑。
无数陌生的发音、复杂的语法、刁钻的词汇。
还有那些只在特定圈子流传的黑话暗语。
以及蒲甘当地的风俗习惯、社会禁忌……
所有的一切,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
被强行灌输、整理、归纳。
最终变成了他自己与生俱来的知识。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秒。
徐帆缓缓睁开眼睛,眼底深处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精芒。
他现在感觉……很奇妙。
蒲甘那个地方,他从未去过。
但现在,他却熟悉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风俗。
大约二十分钟后,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崔驰领着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气质温婉的女人走了进来。
“苏局,徐队,这位是刘昭慧女士。”
崔驰介绍道。
“刘女士是土生土长的蒲甘人。”
“十几年前嫁到我们种花家来的。”
“现在在市里做翻译工作。”
“是蒲甘语方面的绝对专家。”
“刘女士,你好。”
苏和局长站起来,礼貌地伸出手。
“苏局长您好。”
刘昭慧有些拘谨地和局长握了握手。
她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会议室里的这群警察。
不知道这么大阵仗找自己来是为了什么。
没等苏和局长开口解释,徐帆已经站了起来。
他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
用一种刘昭慧无比熟悉的语言开了口。
“刘大姐,你好,让你特地跑一趟,辛苦了。”
这一句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蒲甘家乡话一出口。
刘昭慧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的眼睛瞬间瞪大。
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神情。
直勾勾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帅气的中国警察。
这……这怎么可能?
这发音,这语调,甚至连那一点点。
只有老家人才懂的口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如果闭上眼睛听。
她绝对会以为是自己的哪个亲戚站在面前。
“你……你……”
刘昭慧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徐帆继续用蒲甘语微笑着说。
“我叫徐帆,很高兴认识你。”
“听崔队长说,大姐你的家乡是蒲甘北边的勐拉地区?”
“对,对!我家就在那边!”
刘昭慧下意识地用家乡话回答。
语气里的震惊怎么也藏不住。
“小伙子,你的蒲甘话是在哪里学的?”
“说得也太好了吧!”
会议室里的其他警员。
包括苏和局长和崔驰在内。
全都听得一头雾水。
他们只能看到徐帆和那个叫刘昭慧的女人。
正用一种他们完全听不懂的语言飞快地交流着。
而从刘昭慧那越来越激动,越来越震惊的表情来看……
徐帆好像……真的没吹牛?
两人又用蒲甘语聊了几句家常,从天气聊到美食。
徐帆甚至还顺口说了几个只有蒲甘本地人才知道的笑话。
逗得刘昭慧前仰后合。
最后,刘昭慧才想起来自己的任务。
她猛地转过头,用带着激动颤音的普通话。
对苏和局长说道。
“苏局长!这位徐警官的蒲甘语说得哪里是好,是太地道了!”
“我敢保证,他绝对是我在中国见过的。”
“把我们蒲甘话说得最好的中国人!”
“不!甚至比我们很多蒲甘的年轻人。”
“都说得标准!一点口音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