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活佛济公第四部 > 第395章 古钟鸣冤救忠魂

第395章 古钟鸣冤救忠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钱塘县北三十里的清风镇,近日被一片愁云笼罩。镇东的百年古寺“清凉寺”内,一口北宋年间的“警示钟”突然异常:白日里无故鸣响,钟声沉闷如泣,夜里更有红光从钟身渗出,映得寺庙周遭一片诡异。镇上百姓惶恐不安,纷纷传言是钟内藏了恶鬼,连寺内的僧人也吓得纷纷离寺,只留下住持慧能法师独自坚守。

这日清晨,济公三人踏着晨雾来到清风镇。刚进镇口,就听到一阵沉闷的钟声从清凉寺方向传来,声如泣血,听得人心中发紧。广亮捂着胸口:“这钟声也太吓人了!难怪百姓们害怕。”

必清也皱眉道:“师叔,这古钟无故鸣响,还渗出红光,莫非真的藏着邪祟?”

济公摇着蒲扇,眯眼望向清凉寺的方向,鼻尖轻嗅:“非邪祟,是冤魂。这钟声里裹着浓重的怨气,定是有忠良含冤而死,魂魄被镇在钟内,才会如此异动。”

三人来到清凉寺,只见寺庙山门紧闭,门前杂草丛生,一片萧条。慧能法师听到动静,打开山门,看到济公三人,眼中满是惊喜:“圣僧,您可来了!这古钟闹得人心惶惶,求您救救清凉寺,救救清风镇!”

走进寺内,那口警示钟悬挂在大殿前的钟楼内,钟身斑驳,刻满了模糊的经文,此时正微微颤动,发出低沉的嗡鸣,钟口边缘隐约有红光闪烁。济公走上前,蒲扇轻轻一挥,一道金光拂过钟身,钟声戛然而止,红光也渐渐隐去。

“法师,这古钟最近可有什么异常?或者镇上发生过什么大事?”济公问道。

慧能法师叹了口气:“三个月前,镇上的巡检大人沈从安,因揭发漕运总督贪赃枉法,被反诬通敌叛国,押入大牢,严刑逼供后,竟被斩首示众,头颅还挂在镇口的旗杆上,曝尸三日。”他指向古钟,“沈大人行刑前,曾来寺内上香,祈求佛祖保佑百姓平安。自他死后,这古钟就开始异常,钟声呜咽,还渗出红光,像是在为沈大人鸣冤。”

广亮怒道:“岂有此理!漕运总督好大的胆子,竟敢诬陷忠良!”

必清也愤愤不平:“沈大人一心为民,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太冤了!”

济公面色凝重,点了点头:“沈大人忠肝义胆,却遭奸人陷害,怨气不散,才会寄托在古钟之内。老衲定要为他洗刷冤屈,还他一个公道!”他走到古钟前,口中默念经文,蒲扇一挥,钟身突然发出一声巨响,钟声悠扬,传遍整个清风镇。

随着钟声响起,钟内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人影,身着官服,面容刚毅,正是沈从安。“大师,多谢您能感知到我的冤情!”沈从安的魂魄朝着济公盈盈一拜,声音凄婉,“漕运总督李嵩贪赃枉法,克扣军粮,草菅人命,我因掌握了他的罪证,才被他诬陷杀害。我的家人也被他囚禁,求大师救救他们!”

济公说道:“沈大人放心,老衲定会惩治奸贼,救出你的家人。你且安心待在钟内,待时机成熟,我自会为你洗刷冤屈。”

沈从安的魂魄再次拜谢,渐渐隐入钟内。慧能法师感叹道:“沈大人真是冤屈啊!可惜我们人微言轻,无法为他报仇。”

济公笑道:“法师不必担心,老衲自有办法。现在,我们需要找到沈大人留下的罪证,才能扳倒李嵩。”他转向慧能法师,“沈大人行刑前,可有留下什么东西?或者对你说过什么特别的话?”

慧能法师思索片刻:“沈大人来寺内上香时,曾交给我一个锦囊,说若他遭遇不测,让我将锦囊交给一位能为他伸冤的人。当时我不解其意,现在想来,那位能为他伸冤的人,就是圣僧您!”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递给济公。

济公打开锦囊,里面是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用血迹写着一行小字:“罪证藏于清凉寺藏经阁佛像底座下。”

“太好了!”必清兴奋道,“有了罪证,就能扳倒李嵩,为沈大人洗刷冤屈了!”

众人立刻前往藏经阁。藏经阁内布满灰尘,佛像蒙尘,但依旧透着庄严之气。济公走到佛像前,蒲扇一挥,佛像缓缓移动,露出底下的一个暗格。暗格内藏着一个铁盒,打开铁盒,里面是一叠书信和账本,正是李嵩贪赃枉法、克扣军粮的罪证。

“有了这些罪证,李嵩插翅难飞!”广亮激动道。

济公收起铁盒:“现在,我们需要将这些罪证交给杭州知府,让他为沈大人伸冤。不过,李嵩势力庞大,我们一路上定会遇到阻拦,需小心行事。”

次日清晨,济公三人带着罪证,踏上前往杭州的路程。刚出清风镇不远,就遇到一群蒙面人拦路,为首的正是李嵩的手下,都头张彪。“济公,识相的就把罪证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张彪手持大刀,眼中满是凶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