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齿轮厂安装玻璃隔断(2 / 2)
“昨日配合副厂长工作的人员已全部归岗,车间当前生产状态稳定,每日500个蜡模的生产任务执行起来较为轻松,完全能满足后续工序需求。”
蜡模车间的稳定保障让会议氛围更显轻松,毕厂长随即转向齿轮坯生产环节,向经验丰富的老夏师傅确认产能:“咱们今天起正式开启二班制生产,按设备满负荷状态测算,最多可生产500个齿轮坯,以目前订单需求来看,日产400个是否存在压力?”老夏师傅结合设备调试情况与人员排班,给出肯定答复:“二班制的人员排班已落实到位,设备经过前期调试也达到最佳状态,日产400个齿轮坯完全没问题。”
随后,会议焦点转向关键的加工环节,毕厂长直接向加工车间主任小尚询问筹备进度:
“加工车间是产能释放的核心环节,你那里的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是否到位?今天能实现所有机床满负荷运转吗?”小尚的回答干脆利落,既汇报当下成果,也明确后续目标:
“昨日接通电源后,已完成所有机床的空载与负载测试,参训学员也全部通过实操考核,今天所有机床均可正常开机开始两班生产,保底能产出400个齿轮,力争突破450个;待2号新学员进厂后,我们会优化培训流程,确保他们4天内上岗实操,届时加工车间三班日产量将稳步提升至500个。”
周六的晨光驱散了昨日的阴霾,天空彻底放晴。廷和吃过早饭,身体不适感消退大半,便径直往厂里赶。前一日仲伟提起的采光顶漏雨问题,始终让他记挂在心。
一进一层加工车间,眼前的景象便让廷和放下心来。玻璃隔断已安装过半,工人们正忙着在玻璃隔断上作业,将其分为两半,照此进度今日便能完工。
“爸,采光顶漏雨的地方昨天都找准问题修好了,肯定没问题。”仲伟迎上来汇报,“玻璃隔断一完,加工车间就基本利索了,这进度比预想快多了。”
廷和目光扫过车间,15台机床正紧张有序地运转,车间内温度适宜,他忍不住连连点头。
这时,永明也闻讯赶来。廷和让他扶着自己上二楼查看,二层四周的走廊已砌筑完毕,虽光线不算充足,但走廊两头与两侧均设有窗户。“这些窗都会装磨砂玻璃,既能采光又看不到室内。”永明解释道,“瓦工正在间壁,两侧要隔出40多个房间,每个房间接近40平方米。需要一周才能完工。墙面抹好后通风3天晾干,再装门窗。按计划下个月10号供暖,15号就能搬进来,就算有潮气推迟几天,12月1日供暖前肯定能入驻。”
“我原以为二层最多能建20多个房间,没想到能隔出40多间,每间还接近40平方米!”廷和难掩惊喜,再次称赞起设计院的方案,“等建好了,一定要好好请请韩主任和张工。”
回到办公室,永明主动提及后续计划:“师傅,要是没别的事,我去趟拖拉机厂,让苏达成帮忙联系青岛拖拉机厂和兖州山拖。土建工程快结束了,趁这空档跑跑,为明年扩产打基础。”廷和闻言,当即点头同意。
永明的轿车刚消失在大院,廷和便推开了会计室的门。门轴轻响,他径直走向靠窗的那张办公桌,拉开椅子,稳稳坐到了马媛对面。
马媛的笔顿了顿,抬眼看向廷和,忽然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爸爸,你是否记得,前些日子我在这儿跟你提过,要给仲伟介绍女朋友的事?”
廷和的目光在桌面上停留片刻,像是在打捞记忆深处的片段。几秒后,他眼中露出恍然的神色,点了点头:
“哦,想起来了,是有这回事——还是我得病前你说的。”他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缓了下来,“我记得你说有个表妹挺合适,要是方便的话,你先把人领过来,让他俩见个面。先别忙着提交朋友的事,等见过之后,你再私下问问,要是两人都有意思,就让他们自己约着接触。”
马媛听完,立刻点头赞成:“爸爸,你这个主意好!”她身子微微前倾,语速也快了些,“明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和永明去把她接来。到时候你让仲明在车间检测齿轮,我就借着看设备的由头,带她去办公室,让他俩在那儿单独聊一会儿。中午就在咱家吃饭,等饭后我送她回去的时候,先问问她现在有没有男朋友,有就不提这茬了,要是没有,我再探探她的意思,她要是愿意,咱们再走下一步。”
廷和静静听着,脸上露出认可的笑容,他端起桌上杯抿了一口水,放下杯子时说:“行,就按你说的办。”
晨光漫过窗帘缝隙时,仲昆才缓缓睁开眼。他侧耳听了听,确认岳父上班时关门的轻响早已消散在楼道里,这才起身。昨日一场雨把天地浇得潮润,他窝在家里一整天没出门,直到晚饭后,才揣着配件厂开会敲定的几件事,轻手轻脚走进岳父的书房。汇报时,他特意提起让夏颖负责检测与质量,话音刚落,岳父便放下手中的茶盏,眼底满是赞许:“这事安排得好,你如今是真成熟了,有你父亲当年的风范。”那语气里的认可,让仲昆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刚走出卧室,就见岳母端着餐盘从厨房出来,盘子里是早就备好的早餐,还冒着热气——显然是见他醒了,又特意热过一遍。仲昆没说客套话,径直坐在小餐厅的椅子上,低着头几口就扒完了饭。放下筷子时,碗底与桌面碰出轻响,他随手一推筷碗,起身就往楼下走。岳母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没办工厂前,女婿饭后总抢着收拾碗筷,有时还会钻进厨房帮忙洗碗,如今倒和老伴一个模样,成了典型的“甩手大掌柜”。
出了家门,仲昆站在路边琢磨了片刻,还是决定先去澡堂。泡个热水澡解解乏,再补一觉,才能留足精神应付晚上的事。澡堂里水汽氤氲,泡得他浑身松软,中午在澡堂餐厅随便吃了点,又被人拉着上楼打了几圈麻将。直到四点多钟,他才揉着酸胀的肩膀,往312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