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马媛给仲伟介绍对象(2 / 2)
表妹咬着脆甜的苹果跟在后面,刚走到院子里,马媛就朝远处喊了声“葛叔”,让永明去拿铸造车间的钥匙。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时,一股淡淡的石蜡味先飘了过来,蜡模车间里的工作台上,还摆着没完工的齿轮模具。“你看,齿轮的‘雏形’就是在这儿做的。”马媛拿起一个覆着石英砂的蜡模,手划过清晰的齿痕,“先用石蜡做出齿轮的样子,再裹上石英砂加固,这模具就成了。”
穿过连通的走廊,铸造车间的热度瞬间漫了过来。马媛指着角落里那台泛着金属光泽的大家伙,声音不自觉地抬高了些:“这是中频炉,专门化铁水的,通红的铁水倒进刚才咱们看的模具里,等凉透了敲开砂壳,里面就是齿轮坯了。”她说着弯腰从炉旁的架子上拿起一块沉甸甸的铁坯,表面还能看到铸造时留下的纹路,“你摸一摸,现在是凉的,但它刚从模具里出来时,能把空气都烤得发烫——咱们看到的齿轮,就是从这样一块铁开始,一点点加工出来的。”
出了铸造车间,两人站在院子中央,风里的冷气淡了些。马媛抬手指向不远处的新大楼,语气里满是自豪:“这楼从打地基到封顶,用了还不到三个月!当初盖它没贷一分钱,三百万的投资,全是这一年半厂里挣出来的。等楼里的新设备全投产了,一年就能再挣出三个这样的厂子。”
表妹听得眼睛发亮,马媛笑着拉起她的手,朝着一层的加工车间走去。车间的窗户开着,隐约能看到里面整齐排列的机床,再过一会儿,那些冰冷的钢铁,就要在她的讲解里,变成一个个运转起来带着“咔嗒”声的齿轮。
清晨的阳光刚漫进加工车间的窗沿,夜班残留的暖意便裹着机油的淡香扑面而来,触到身体都是暖融融的。马媛领着表妹文静走在机床之间,金属设备的冷硬轮廓在这份暖意里也柔和了几分,她抬手比划着:“现在这车间才用了一半,就这15台机床,一天就能加工出1300个齿轮。咱们每月要给两个厂供两种货,加起来共个。”
两人绕过嗡嗡低鸣的机床,走到车间办公室角落的检测台旁。仲伟正俯身对着齿向测量仪,手指轻拨齿轮,目光专注地盯着仪表盘上的数值。见她们进来,放下手里的活儿抬头笑问:“二嫂,你怎么过来了?”
“带表妹来参观参观。”马媛拉过文静,先指着仲伟介绍,“这是仲昆的小弟仲伟,人可比他哥精神多了,不光是这车间的主任,厂里产品的质量检测也归他管。”又转向仲伟,语气带着几分打趣,“这是我表妹文静,在小学当老师,教五年级的。今天特意带她来跟你们工人师傅学学,往后讲课也有实打实的内容能说。”
仲伟连忙起身挪了两把椅子,又转身从柜子里摸出茶叶,给两人沏了壶热茶,雾气袅袅间,办公室里的气氛更显亲热。没等多说几句,永明就急匆匆闯了进来,朝着马媛喊道:“马会计,有俩工人找你买饭票,说昨天忘了买了!”
马媛冲文静眨了眨眼,笑着说:“你俩先聊着,我去去就来。”说完便跟着永明出了办公室,刚走到院子里,两人相视一笑——这哪是真有人买饭票,不过是故意给仲伟和文静留个单独说话的机会。
办公室里没了旁人,仲伟先打破了短暂的安静,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声问:“你在哪个学校教学?”
“第三中学附小,教五年级。”文静答道,手轻轻端着杯。
仲伟闻言,拖了把椅子在她对面坐下,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现在的孩子啊,最听老师的话,有时候跟父母犟嘴,找不着理由了,就把老师的话搬出来当‘尚方宝剑’。说到底,孩子还是单纯,比成年人好管多了。”
文静听他这么说,忍不住笑了:“也不是都一样,大部分孩子是好管,可遇上那调皮的,真是没辙,有时候能让他们气的眼珠都发蓝。”
“那些调皮的,其实都是耍小聪明,根本逃不出老师的眼睛。”仲伟想起自己小时候,忍不住笑了,“我小时候也淘过气,那些小伎俩,到最后都被老师识破了。所以你别跟他们动真气,你越生气,他们越觉得有意思,等那点小把戏耍完了,自然就服软了。”
这话正说到文静心坎里,她连连点头,觉得仲伟不仅实在,还特别懂人心。两人就着孩子的话题聊开了,从课堂上的趣事说到教育的难处,越说越投机,竟有种相见恨晚的亲切感,连窗外的阳光悄悄挪了位置都没察觉。
直到马媛推门进来,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眼底藏不住笑意。她走上前拍了拍仲伟的肩膀:“还忙着呢?天也快晌午了,咱们一起回家吧。”仲伟和文静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车间里的暖意,仿佛顺着这份笑意,悄悄钻进了心里。
走出车间大门,正午的阳光刚好铺在柏油路上,仲伟侧身对文静笑着说““你们当老师的,是不是每天都要跟孩子的作业打交道到很晚?”“我邻居家有个老师,总看见她半夜还在台灯下改卷子。”
文静听了忍不住叹气,又带着点无奈的笑意:“可不是嘛,五年级孩子的作文最费神,有时候写得天马行空,得逐字逐句地找亮点,还要琢磨怎么写评语才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过看到他们下次写得更好,又觉得值了。”
“这跟我们检测齿轮有点像。”仲伟忽然转头看她,眼神亮了些,“每一个齿轮的齿向都得盯紧,差一点都不行,刚开始觉得枯燥,可看着合格的齿轮装成机器,心里也踏实。”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你们更难,齿轮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得花更多心思。”
这话让文静心里一暖,很少有人能把她的工作和“用心”联系起来,大多只觉得是“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