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乔迁新居(1 / 2)
崔穗穗家的稻田开始收了后,村子里陆续有人家开始收水稻。
村子里的晒场晒满了金黄色的稻谷。
崔穗穗家只有三亩水田,按亩产四石,一石一百二十斤算,她家收了一千四百多斤谷子。
因为收得早,石头岭的晒场里几乎都是她家的谷子。
一家人忙了几日,将谷子晒干,然后收入新房的谷仓里。
八月。
崔穗穗家收小麦,方元又来了。
她家小麦种的是去年新开荒的地,土地并不肥沃,加上今年少雨。
原本大家并不看好,却不料她家地里的麦穗依旧饱满。
所以,当称出来亩产是两石时,方元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内心的欢喜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大厉拥有一个能种出高产量粮食的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全国推广崔穗穗的种植方法,大厉百姓将不再缺粮。
出现灾年,国库将有粮可用……救回更多的人……
如果不是崔穗穗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他面前,他真的想要给她跪下,上香。
崔穗穗简直就是活菩萨下凡啊!
于是,到了九月。
面对亩产约三千斤的芋子和亩产约一千两百斤的灰薯,方元已经习以为常。
他让人快马加鞭将折子送回京城,为崔穗穗请功,并希望她的种植方法,能在全国推广。
还有灰薯和芋子,这两种新食物如果全国推广,是大厉之福。
粮食高产,方元高兴。
石头岭和青龙村的百姓更高兴,除了一部分粮食缴了税,他们剩下的粮食,几乎够他们一家老小,吃两年的时间。
村子里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下,崔穗穗新家终于竣工。
崔霆挑了个好日子,三日后,崔家搬入新宅子。
崔家摆了上百桌酒席,请石头岭和青龙村的人吃席。
炮竹声响了一天,崔家前院和大门前摆满了桌子,每张桌子上十个菜,荤素搭配,十分丰盛。
饭桌上的村民吃着菜,喝着崔穗穗酿的果子酒,真心为崔家感到高兴。
就在大家吃得正开心的时候,今日值守城门口的村民找了过来,同沈守义低语了几句。
“村长,沈刘氏的女儿带着家人来咱们村子投靠,你是否要收留?”
沈守义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抬头看向热热闹闹的崔府,问值守的人:“她是带着婆家人上门投靠的吗?”
村民点头:“是,我数了一下,有十口人。”
“据说之前旱灾出去逃荒了,现在才回来。听人说咱们村子的日子越过越好,她便带着婆家人前来投靠娘家。”
说着,村民又低声道:“我看她还不知道沈家发生的事……”
沈守义沉默一瞬,跟着村民离开。
等到酒席都快结束了,沈守义才皱着眉头回来。
村子里的人吃饱喝足,已经陆陆续续散开。
沈守义找到崔明晏,同他小声嘀咕了几句。
崔明晏脸色不太好的道:“村长,我和沈家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要不要收留她,全凭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