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夫人释权,以退为进(2 / 2)
献出钱庄干股,是将巨大的财富源泉与皇家共享,捆绑利益,示之以忠。交出新型火器的制造权,则是彻底断绝了外人关于她借此掌控军工、图谋不轨的猜疑。
“三陈‘水师轮戍’、‘火器监造分权’之策。”这最后一项,看似是为国献策,实则用意更深。云映雪在奏折中建议,东南水师连年征战,将士疲惫,且久驻一地,易生懈怠。不若建立轮戍制度,抽调部分精锐与北疆、内陆水师进行定期换防,既可锤炼各地水师,亦可避免大将长期专权于一地。同时,对于那关乎国运的《神机谱》与《精金秘炼法》,其后续研制、监造之事,关系重大,不宜由单一衙门或个别人总揽。建议分设数坊,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由陛下钦点不同亲信大臣分别督管,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两条策略,条条都点在了当前皇帝最敏感的神经上!水师轮戍,是针对谢砚之在东南水军中无可撼动的影响力;火器监造分权,则是针对那刚刚到手、令人垂涎又令人不安的神机秘藏。云映雪此举,无异于主动递上了一把可以削弱谢砚之兵权、分解其影响力的刀子,并且亲自为皇帝规划了如何下刀的方案!
这份奏折一经传出,朝野震动!
那些之前上蹿下跳、散布流言的官员,如同被掐住了脖子,一时失声。他们攻击的靶子——云映雪掌控商政、富可敌国、涉足军工——被云映雪自己亲手拆解得七零八落!人家连最核心的利益和权力都主动交出来了,你还能说什么?再说,就是逼人太甚,就是居心叵测!
而更多中立的官员,则在震惊之余,对云映雪这番“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举动,心生敬佩。尤其是在一些同样担忧外戚或权臣势大的老成持重之臣看来,云映雪此举,堪称明智保身、化解危机的典范。
御书房内,皇帝反复看着这份奏折,年轻的脸庞上神色变幻不定。他当然看得出云映雪此举是以退为进,是在主动释疑。但正因为看得出,他心中的忌惮才稍稍缓解了几分。一个懂得进退、知道畏惧、主动将权力和财富交还的臣子(哪怕是臣子的眷属),总比一个恃功而骄、紧抓权力不放的臣子,要让人放心得多。
云映雪交出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权力,而提出的“轮戍”、“分权”之策,更是说到了他心坎里。这让他感受到的,不仅是云映雪的“忠诚”,更有一种被理解、被支持的熨帖。
良久,皇帝提起朱笔,在奏折上缓缓批下:
“览卿所奏,忠悃可嘉,深体朕心。所请之事,准奏。着有司依议施行。卿抱恙在身,宜安心静养,勿再劳神。”
旨意下达,一切尘埃落定。
云映雪顺利辞去了商政议事堂的职务,交出了新型火器的制造权,云氏钱庄的两成干股也完成了移交手续。朝堂上关于谢砚之与云映雪的流言蜚语,瞬间平息了大半。
尚书府内,云映雪接到旨意,神色平静,并无失落,反而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她看着身旁依旧沉默的谢砚之,轻声道:“退一步,并非怯懦,而是为了将来能走得更稳,更远。锋芒毕露,终非长久之道。”
谢砚之握住她微凉的手,虽未言语,但那紧抿的唇线微微松动了一丝。他明白,这一局,是云映雪以惊人的魄力和智慧,为他们赢得了一口喘息之机,将迫在眉睫的危机,暂时化解于无形。
以退为进,释权保身。
这一手,堪称教科书般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