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 > 第347章 江湖之远,海阔天空

第347章 江湖之远,海阔天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丹书铁券的朱砂文字在祠堂的幽暗光线下,沉静而肃穆;护国夫人的凤冠霞帔被妥善收于檀木匣中,光华内敛。府邸门前车马簇拥、贺客盈门的盛况,随着冬雪消融、春日来临,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清静。那场由极致荣宠与无形猜忌交织而成的风暴,似乎已然过去,只在当事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与彻悟。

谢砚之依旧是那个冷峻寡言的户部尚书,每日上朝、入部,处理着天下钱粮庶务,仿佛与昔日那位跨海征东、令四夷震怖的“征东大将军”判若两人。然而,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察觉,他眉宇间那常年不化的冰霜,似乎淡去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勘破世情的平静。

这一日,例行常朝之后,众臣正要鱼贯而出,谢砚之却并未移动脚步,而是手持玉笏,越众而出,在百官略带诧异的目光中,沉静开口:

“陛下,臣有本奏。”

御座上的皇帝目光微凝,语气温和:“爱卿何事?”

“臣蒙陛下天恩,委以重任,添掌户部,又曾假节钺,总督东南军事。然,如今海疆已靖,倭患暂平,水师轮戍之制亦已推行。臣以为,武将当于战时应命,太平之时,则应交还兵权,归政于朝。”谢砚之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金殿之上,“臣恳请陛下,允准臣卸去‘征东大将军’及其余一切军职,府中相关印信、节钺,即日交还兵部与都督府。臣愿只保留国公虚衔,于户部本职之外,静心读书,反省己身,以报陛下隆恩。”

话音落下,满殿皆寂。

主动请辞军职!交还节钺印信!

这可是无数武将梦寐以求的无上权柄,是能够调动千军万马、生杀予夺的恐怖力量!谢砚之竟如此轻描淡写地,在其功勋最盛、名义上权势最隆之时,主动将其交出!

一些官员面露愕然,难以置信;一些则目光闪烁,暗自揣度这以退为进之下是否另有深意;而少数真正洞察时局的老成之辈,则在心中暗暗叹息,又带着几分敬佩。此子,不仅知进,更知退!而且退得如此干脆,如此彻底!

龙椅上的皇帝,眼中也掠过一丝极快的讶异,随即被更深的复杂情绪所取代。他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听不出喜怒的平稳:“爱卿乃国之柱石,武功赫赫,正当壮年,何以生出此念?”

“陛下,”谢砚之微微躬身,“臣非是倦怠,而是深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理。军国大事,自有兵部、都督府诸位同僚为陛下分忧。臣既已归朝,理当专注于户部钱粮之本分。且连年征战,臣亦感精力有所不逮,恳请陛下体恤。”

他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姿态放得极低,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皇帝看着他,看着这个曾为自己、为帝国立下不世之功,如今却主动收敛起所有锋芒的臣子,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终于松动了一些。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态度,这份“知趣”。

“爱卿拳拳之心,朕已知之。”皇帝的声音缓和下来,带着一丝感慨,“既然爱卿意决,朕便准你所请。即日起,卸去谢砚之‘征东大将军’及一切临时军职,印信节钺,交还有司。保留其镇国公爵位,仍领户部尚书职,望卿能于钱粮之本,再立新功。”

“臣,谢陛下隆恩!”谢砚之深深一揖。

这道旨意,很快便明发天下。引起的震动,丝毫不亚于之前的凯旋盛典与丹书铁券之赐。世人皆言,谢镇国公真乃人杰,功成身退,不恋权位,实乃臣子楷模。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谢府,却对此反应平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