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小女有一点神神叨叨 > 第139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139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时间晃呀晃,晃呀晃,来到了九六年的春天。

老祖宗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是对春天乍暖还寒的描述。

可是今年的春天,它一点都不春天。

往常南泽镇最美人间四月天今年变成了冬夏的战场,前两天能把人鼻涕泡冻出来,过了一天太阳又热辣地像到了七八月的模样,更甚至还抽风到早晚有寒气,中午有暑气。

这不,肖老太上身套着薄棉袄,下身穿着单线裤,裤腿挽到膝盖,光着脚躺在沈记小酒馆的躺椅上,不停地唉声叹气。

“老头子啊,你说小燕这丫头怎么想的?我都怕派出所的手铐子把我们两个老骨头铐走。”

同样这种乱搭风格的肖老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衔着水烟壶的吸管,咕噜咕噜地吸着烟,缓缓吐出一口烟圈,说:“你以前不是还敢到政府撒泼打滚,要一根绳子吊死的,怎么越活越胆小了?现在又不是以前,上头一句话老百姓都不敢吱一声,现在是新社会,讲法!”

“可是,我们这样和政府对着干,就不犯法吗?”

肖老头斜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你怕什么?我们都这样一个月了,有人把我们铐走吗?听小燕的准没错,那丫头肯定感觉到了什么……”

整个河西这一片像打过仗一样,五六十户人家的房屋已经塌成废墟,还有五六十户房子依然坚挺着,像棋盘上不肯认输的棋子。

没有天灾,只能说是发展惹的人祸。

近两年镇上换了新的领导班子。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整个南泽镇都热血沸腾起来。

为了实现大的跨越,干部们对内鼓励下岗职工积极投资做生意,对外铆足了劲儿招商引资,以前计划生育的标语都换成了经济建设奔小康。

外地来考察的投资商一波接着一波。终于在去年冬天,有一个港城的商人,看中了河西这一块风水宝地,要拆了建成别墅区和商业街。

政府真正拍板是在今年初春,消息一经传出,远在鸟村的崔金花夫妻俩和海市的葛红水、葛紫苏父女俩都赶了回来。

葛紫苏作为注册会计师,带了一个律师好友王佳琪,挨家挨户地走访,努力帮助一百多户父老乡亲争取最大利益。

谈判桌上,王律师寸土不让,从土地法谈到物权法,从拆迁条例谈到补偿标准,与政府干部和投资商代表谈了一轮又一轮,终于把拆迁款争取到一千块钱一平方米,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土地面积,不是投资方说的所谓“有顶的算全款,没顶的算一半”的那种精明账。另外还要有搬迁租房补贴和奔波补贴,并且还享有优先购买新建房屋的权利。

这个价格别说在南泽镇了,哪怕县里都是属于高价的。经过动荡年代的淳朴的乡亲们,他们骨子里只知道响应号召,哪里知道还可以谈判,纷纷对这个年龄不大、个子不高的王律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谈到沈记小酒馆的时候,肖老头翻出了一张泛黄的六十年代的土地使用证明,还有八六年更换的新证明,以及后来开小酒馆以后的经营许可证。

政府的领导倒是通情达理,承认了这一百多个平方是属于肖老头的,并且还答应额外给沈得福一些补贴。

条件优厚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本来是皆大欢喜双赢的事情,可是没成想肖燕不同意,她就像中了邪一样,学也不上了,就天天待在小酒馆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