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 > 第142章

第142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39

人群中响起窸窣低语,但当视线掠过慕容复所在之处时,众人皆神色骤变,纷纷退避。

孙权挺直脊背深吸一口气——平生行事光明磊落,今竟蒙冤至此,不得不折腰求援。

实在难以忍受,没过多久便觉心寒,冷哼一声道:既然无人肯相助,我也无话可说。

待见到师尊,自有分辩之词。

大丈夫何须畏惧!古人云,明哲保身...如今我既立于天地间,又何惧众口铄金。

言罢转身欲走。

黄蓉深知其性情急躁,此举恐入敌彀中!

当即伸手相拦。

意欲何往?

李白亦出言劝阻:天下皆知你所犯之事,九洲道场乃唯一容身之所。纵使逃至天涯海角,终将被擒,何必如此?

孙权面沉如水。

望着远处那具无辜的**。

唯余一声长叹。

此人无故与我作对,事到如今竟不容我辩白。

此等琐事,与我心中大计相去甚远。若非九洲道场,何须涉险。

也罢,终究是福薄缘浅,不配留在此地。

语中透着无尽苍凉。

这般情形,在旁人眼中不过是一出好戏。

黄蓉只觉此人勇而无谋。

若真如此行事,必入他人彀中。

正当双方僵持之际——

忽见白草谷主李时珍排众而出。

缓步而来。

身后还负着偌大药篓。

其中花草药材杂陈,模样颇显滑稽。

然此人非同寻常。

怀绝世岐黄之术。

纵是疑难杂症,经其手必能妙手回春。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纵使有人想抽身而退,只怕也难以置身事外,这又是何苦?

李时珍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

着实令人惊诧不已。

这位赫赫有名的医圣竟会现身于此,倒也在情理之中。

宋青书等人如见救星,当即快步迎上前去。

事发突然,我等实在不明就里,还望有位明理之人主持公道。

否则局面恐将难以收拾,恳请先生施以援手。

李时珍依黄蓉所言。

缓步上前,俯身察看眼前面色惨白的**。

手持银针,显得成竹在胸。

可惜了,这般年轻的公子竟落得如此下场。

众目睽睽之下殒命于此,说来怕是无人肯信。然事实摆在眼前...也难怪他人存疑,还是速请其家人前来收殓吧。

叹息摇头...本是满怀希冀而来。

距九洲道场仅一步之遥,却在此血染黄沙。

此事若传扬开去,恐怕不止武林中人,寻常百姓也会议论纷纷。

李白此时望向李时珍。

可有转圜之策?好端端的人怎会突然毙命?

此言一出,宛若禁咒。

四下顿时鸦雀无声。

这正是众人心**同的疑问,只盼能尽快了结这桩麻烦事,好早些登上九洲道场。

在此耽搁多时,众人早已心焦如焚。

先将淬毒银针自尸身上取出。

置于眼前细观,强自定神凝视毒针。

银针骤然转黑,针尖处浮现斑驳锈迹,众人皆惊。

银针变色,必是剧毒所致。黄蓉强自镇定。

周遭人群渐觉异样,纷纷围拢,心绪难平。若不及早决断,情势恐将愈演愈烈。

寻处空地再议。李时珍神色如常,显已洞悉全局。纵有宵小之辈欲行暗算,亦非易事。

黄蓉向李白递过眼色,示意其先行登阶。当此之际,犹有转圜余地。

岂有此理!曹操厉声喝道,当请师尊主持公道,否则天下必乱!此言一出,众人响应。

情势骤变,黄蓉眸中寒光乍现:若有人胆敢造次——语未竟而众噤声。

“此乃何地?岂容尔等撒野。”

若想分一杯羹,也需看主人脸色。

更何况眼下这群人若不安分,我等夹在中间必生事端。

届时只需将其乱棍逐出,便比取其性命更令人痛不欲生。

诸葛亮冷眼旁观,见江湖中人已按捺不住。

纵有黄蓉坐镇,那群人只怕更想兴风作浪。

他随即厉声呵斥:

“昔日英雄豪杰,怎会教出这等不知天高地厚之徒?”

“既有人执意寻死,纵使百般阻拦亦是徒劳。姑娘何必心慈手软,与他们多费唇舌?”

此言虽非关键,此刻却最令人头疼。

黄蓉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暂且不论其他,你是此地难得的明白人。”

“九洲道场本是一片好意,向江湖敞开大门,未料引来一群狼子野心之徒。师尊何等人物,岂会轻易见你们这等货色?”

眼下需腾出一块空地,供李时珍为慕容复诊治。

事已至此,计划只能如此。

“你随我们同去,此事因你而起。”

“若有人追问,你也好有个交代。”

孙权闻言一怔。

见他迟疑,黄蓉眉头紧蹙:

“怎么?不愿去?这般扭捏作态,岂是大丈夫所为!”

此言一出,众人皆倒吸凉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