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数据陷阱:间谍传回的致命“礼物”(1 / 2)
黑色商务车的车窗降下一半,那只戴着皮手套的手敲了三下车门框,节奏很慢。
齐辰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后,目光落在那辆停了许久的车上。他没动,也没叫保安。几秒后,车子启动,缓缓驶离视线。
他转身走向主控台,手指在桌面轻点两下,调出内部监控回放。画面里,被抓的保洁员被带离时低着头,嘴里一直念叨着“就拿了个U盘”“不知道是什么文件”。技术部的日志显示,就在他被捕前十分钟,公司核心算法库有过一次异常访问记录,来源是二号楼三层的维护终端。
不是保洁员能碰的设备。
齐辰拨通内线:“把今天所有进出三层机房的人员名单发我。”
不到一分钟,名单弹出。一个名字跳了出来——周涛,外包技术支持,负责服务器日常巡检,入职三个月,背景审查无异常。
但IP跳转路径对不上。真正的上传行为是从他的账户发起的,可操作时间与他打卡记录有七分钟重叠空白。
人在系统里消失了七分钟。
“就是他。”齐辰低声说。
手机震动,技术主管来电:“齐总,我们刚发现,有人正在打包‘星核’算法模块,准备上传到暗网论坛。”
“别拦。”齐辰靠在椅背上,“让他们传。”
电话那头愣住:“可是……那是咱们最核心的东西。”
“传出去的不是真的。”齐辰起身走到主控机前,指纹解锁最高权限通道,打开代码编辑界面。他在真实算法包外裹了一层外壳,替换了关键运算逻辑,植入了一个看似正常运行、实则会在特定条件下触发系统自毁的虚假协议。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这份假算法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连签名证书都是复制的。唯一的区别只有他知道——它是一颗定时炸弹,但引信朝向的是谁,还没定。
“上传进度37。”技术主管汇报,“目标地址是‘黑市桥’论坛的技术交易区,已经有三个买家开始竞价。”
“再推一把。”齐辰打开模拟器界面,调出“舆论杠杆”模块,输入关键词:“辰星科技系统后门实测视频”。系统自动生成三条伪装成白帽黑客的社交账号,在三个不同平台同步发布消息。
二十分钟后,第一条热搜出现:“辰星边缘计算模块曝远程瘫痪漏洞”。
又过十分钟,德国欧拓公司发布声明,称在其采购的辰星设备中检测到异常指令集,已暂停付款并启动仲裁程序。
消息一出,行业群组炸了锅。有人质疑是竞争抹黑,更多人开始自查供应链。
齐辰盯着数据流,嘴角微动。鱼上钩了。
办公室门被推开,沈知夏冲进来,手里抱着平板:“天启那边炸了!刘伟刚召开紧急会议,技术团队正在全系统排查有没有类似漏洞。”
“查?”齐辰笑了,“他们肯定能‘查’到。”
因为他早就在天启去年采购的一批芯片固件里,埋了个冗余字段。平时毫无作用,但在特定解析模式下,会读取出和假算法相同的危险特征码。
这就是镜像陷阱。
只要天启对外宣称辰星产品有问题,他们的客户就会立刻发现,自家系统也有“相同问题”。
这不是反击,是借刀杀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网络上的讨论越来越热。有博主放出所谓“实测视频”,展示一台辰星服务器在接收到特定信号后突然关机。虽然画质模糊,但足够引发恐慌。
齐辰坐在办公桌后,指尖转动一支金属钢笔,眼睛盯着模拟器投射在视网膜上的进度条:【反杀任务完成度61】。
还差一点。
凌晨两点十七分,一封加密邮件从海外IP发出,收件人是刘伟的私人助理。发件人身份伪装成新加坡某安全顾问,标题写着:“关于辰星漏洞的可复制性分析报告”。
附件里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该漏洞远程控制设备,并建议天启立即检查自身系统是否存在同类风险。
这封邮件,是齐辰亲手发的。
三十分钟后,天启技术中心灯火通明。刘伟站在大屏前,听着工程师汇报:“我们在自家AI调度系统里发现了相同的代码结构……虽然目前未激活,但存在被利用的可能性。”
“立刻起草声明。”刘伟眼神发亮,“明天一早发出去,就说辰星科技的产品存在系统性安全隐患,要求所有合作伙伴暂停使用。”
“那我们的客户会不会……”
“顾不上了!”刘伟打断,“这是打垮他们的最好机会!等他们股价崩了,咱们再低价收购专利!”
命令下达,公关团队连夜加班。
第二天上午九点,天启集团正式发布公告,指控辰星科技产品存在致命远程漏洞,可能导致大规模设备瘫痪,并呼吁行业联合抵制。
声明一出,资本市场剧烈震荡。
辰星股价应声下跌百分之五。
但仅仅两个小时后,反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