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文脉鼎兴!全球封神的新征程(1 / 2)
澈心文娱全球总部的顶层观景台,夜色如墨,却被城市的万家灯火与总部大厦的璀璨灯光映照得暖意融融。巨大的环形落地窗外,江城的轮廓与远处文化中枢的剪影交相辉映,而室内的一面巨幅电子屏上,正清晰呈现着“华国文化IP矩阵第二阶段成果图谱”——唐诗、宋词、元曲三大板块的图标熠熠生辉,延伸出无数条发光线条,连接着影视、动漫、舞台、音乐、游戏、文旅、教育、公益等细分领域,每一个节点都标注着具体的成就数据,宛如一幅立体的文化传播网络图。
苏澈站在电子屏前,身旁围拢着张岚、赵凯、林墨等核心团队成员。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份厚厚的成果报告,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的欣慰。“第二阶段的最后一份数据汇总出来了。”张岚率先打破沉默,指尖滑动平板,声音清晰而有力,“从‘音乐跨界影视’到‘本土走向全球’,五年时间,我们交出了一份完整的答卷。”
她抬眼看向电子屏,逐一细数:“IP开发层面,唐诗、宋词、元曲三大核心IP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影视方面,《唐诗风云》全球票房累计破80亿,海外重映仍创1亿票房,入选120个国家的学校教材;《宋词故事》舞台剧全球巡演50场,票房破5亿,《巴黎时报》盛赞为‘东方文化盛宴’;《元曲故事》动漫全球播放量破3亿,影视项目预约量超500万,老戏骨加持未映先火。”
“全球传播层面,我们实现了‘覆盖180国、影响10亿人’的目标。”张岚的语气中带着骄傲,“《三国》IP入选全球顶级IP榜第二,成为亚洲首个跻身前三的IP;文化复兴基金在全球建设3000座文化书屋,‘非遗进校园’覆盖2万所中小学;‘文化交流年’合作扩展到30个国家,跨文化IP共创项目产出20部经典作品,华国古典文学正式走进全球课堂。”
赵凯补充道,技术支撑始终是核心竞争力:“‘历史场景特效系统’和‘国风特效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定在60%,技术输出至35个国家;‘蓝星华国历史文化数字库’上线半年,全球注册用户破1500万,成为最大的东方文化数字共享平台;‘国风引擎’被全球200家游戏公司采用,带动华国游戏产业出海营收增长40%。”
林墨则聚焦于创作与传承:“第二阶段,我们不仅盘活了经典IP,更培育了新生力量。‘新人创作扶持计划’扶持的1000余名创作者中,已有30人在国际奖项中崭露头角——林晓的《宋词少年》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奖,陈宇的《元曲爱情故事》摘得全球编剧奖,年轻团队的《魏晋风骨》IP已启动开发。同时,我们联合国家图书馆,完成了3万部古籍的数字化修复,让200项非遗技艺通过数字库永久传承。”
“还有公益层面。”张岚补充道,“文化复兴基金累计投入180亿元,其中100亿元用于文化公益,60亿元用于乡村振兴,20亿元用于教育扶持;‘乡村文化赋能计划’带动100个欠发达县文旅增收,创造就业岗位12万个;‘全球青少年文化研学计划’让30万青少年跨国交流,促进了跨文化理解。”
苏澈望着电子屏上闪烁的成果,心中满是感慨。五年前,他提出“从音乐跨界影视,从本土走向全球”的第二阶段目标时,团队还在为《唐诗风云》的海外发行发愁;而现在,华国文化IP已经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从小众喜爱到主流认可,这一路的艰辛与坚守,都化作了此刻的荣光。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每一个澈心人的坚守。”苏澈的目光扫过团队成员,语气真诚,“是张岚的精准布局,让IP能在全球落地;是赵凯的技术攻坚,让文化有了更强大的传播载体;是林墨的创意打磨,让经典能被年轻人喜爱;是每一位创作者、技术员、运营者,甚至每一位粉丝的支持,才让文化复兴的道路走得如此坚定。”
就在这时,室内的灯光突然微微暗下,一道柔和却极具穿透力的银蓝色光晕,从电子屏中央缓缓扩散开来,笼罩了整个观景台。光晕中,无数细碎的光点如星辰般流转,渐渐汇聚成一行行清晰的文字,系统提示音不再是冰冷的机械音,而是带着温润的韵律,在空气中回荡:
“检测到第二阶段核心任务已全部完成——文化IP跨界融合目标达成,全球传播覆盖目标达成,公益与传承目标达成,行业生态优化目标达成。第二阶段正式收官。”
“恭喜宿主苏澈及团队,以文化为核,以创新为翼,完成从本土到全球的跨越,铸就华国文娱产业新高度,确立东方文化全球影响力。”
“第三阶段主线任务‘文化全兴,全球封神’正式开启。”
核心目标:
1.完成“唐宋元明清”完整文化IP矩阵开发,重点打造明代、清代核心IP,填补蓝星华国明清文化传播空白;
2.深化全球文化融合,推动华国文化成为全球主流文化之一,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共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