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暗河回响(2 / 2)
“哦?说说看。”江珊珊很感兴趣。
“我想推动成立一个‘九洞天旅游开发合作社’。”苏景明思路清晰地说道。
“由我们项目公司出资占大头,负责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市场运营。
寨子里以集体土地和资源入股,占一部分;同时,专门拿出一小部分股份,作为‘生态股’。
吸引那些关注环境保护、认可我们理念的社会资本参与。
这样一来,资金压力分散了,更重要的是把政府、企业、村集体和社会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形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同体。”
徐一蔓眼睛一亮:“这个模式好!特别是‘生态股’,既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资人,本身也是一种极好的宣传噱头,符合高端生态旅游的定位。”
江珊珊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思路很新颖,也符合现在的政策导向。操作上虽然复杂点,但值得尝试。
我可以牵头组织法制办和文旅局的专家,帮你们研究一套合法合规的合作社章程和股权设计方案,不过…”
她话锋一转,带着点调侃看向苏景明,“老四,你这北大金融高材生的脑子,到底是不一样,时刻不忘搞金融创新啊。
这是要把九洞天未来几十年的收益都证券化咯?”
苏景明哈哈一笑:“我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还得‘拉着乡亲们一起甜’。
光我们赚钱有啥意思,得让寨子里家家户户都能感受到这青山绿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会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
真心实意地帮着我们一起保护好这里。到时候,每一个村民都是景区的股东,也是管理员和监督员。”
“说到村民。”徐一蔓想起一件事,“等九洞天开发起来,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吧?导游、安全员、保洁、服务人员…是不是可以优先从寨子里招聘培训?”
“当然!”苏景明肯定道,“而且要系统性地培训。导游不能只会背解说词,得真正懂地质、懂生态、懂我们苗家的传说和文化。
安全员更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关键时刻能顶得上。
我们要组建的是一支高素质、本土化的专业团队。这事可以跟县里的职高合作,搞定向培养班。”
小杨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这个好!我家那兄弟,正愁高中毕业没事干,要是能在家门口当个有编制的‘洞管’。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比去广东打工强多了!我回去就跟他说,让他好好念书,以后考班!”
众人都笑了起来。
阳光渐渐西斜,给巨大的洞口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与洞内的幽深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走吧,今天先到这里。”苏景明看了看时间。
“洞里情况复杂,没有专业装备和向导,我们不能贸然深入。等省里的专家来了,我们再组织一次正式的勘察。”
几人顺着原路返回,脚步比来时轻松了许多。虽然前路依然挑战重重,但方向已然清晰。
回到停车的地方,江珊珊准备上车回市里。
临行前,她对苏景明说:“老四,专家队的事我尽快落实。
你们这边也抓紧把合作社的初步方案和九洞天的概念性规划做出来,尤其是那个‘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一定要阐述清楚,这是争取支持的关键。”
“放心,珊姑娘,保证完成任务。”苏景明笑着为她拉开车门,“路上慢点开,到了发个信息。”
送走江珊珊,苏景明和徐一蔓站在暮色渐起的山路边,望着远处沉寂的九洞天方向。
巨大的山体沉默地矗立着,守护着它腹地深处那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轰鸣。
“感觉像在策划一场小心翼翼的探险。”徐一蔓轻声道。
“更像是在邀请一位沉睡亿万年的巨人,温和地醒来,并向世界展露它惊心动魄的美。”
苏景明目光深远,“而我们,就是那个需要无比谨慎、怀揣最大敬意的邀请者。”
山风拂过,带来林叶的沙沙声和远处寨子里隐约的狗吠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