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破局之思(2 / 2)
“徐伯伯说得对,在纯粹的资金层面上,我们确实处于绝对的劣势,如同蝼蚁面对巨象。”
苏景明忽然开口,他转过身,手中那杯威士忌在昏黄的光线下荡漾着诱人的光泽。
他的目光平静地迎上徐震天充满焦虑和绝望的眼神,语气沉稳得像是在讨论明天的天气。
“所以,我们绝不能陷入张董和他背后资本为我们预设好的剧本——
那就是一场简单、粗暴、毫无技术含量的资金消耗战。那样打,我们必输无疑,而且会输得很难看。”
“不按剧本走?”徐震天困惑地皱紧了眉头,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像是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景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招标规则摆在那里,价高者得的天经地义,我们还能怎么不按剧本走?”
苏景明没有立刻坐回沙发,他端着酒杯,在客厅中央那块昂贵的波斯地毯上缓缓踱步,昏黄的光线将他挺拔的身影拉长,投映在深色的墙壁上,宛如一个正在运筹帷幄的将军。
“张董处心积虑,把莎玛公主和露易丝·梅这两位‘大神’请到金陵,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借助她们那令人绝望的资本力量,以泰山压顶之势,毫不留情地将我们碾压成齑粉。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无懈可击的、令人绝望的阳谋。”他在这里刻意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量,随即,眼中骤然迸发出一道如同闪电般锐利的光芒。
“但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或者说,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掌控的——
那就是莎玛公主和露易丝·梅这两位核心人物,她们本身,就并非铁板一块!她们前来此地的根本目的,她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诉求,很有可能……存在着微妙而关键的分歧!”
徐一蔓的思维立刻被点亮,她敏锐地接话:“你的意思是……那位看起来高深莫测、对张董爱搭不理的公主殿下,她此行的目的,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非常有可能。”苏景明斩钉截铁地肯定道,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抽丝剥茧般的冷静。
“莎玛公主亲自莅临,这本就是一件极不寻常、甚至可以说有些反常的事情。以迪拜王室的财富规模和全球投资战略。
他们有无数比黔西北这两个文旅项目更具吸引力、回报更快、也更符合他们科技与金融主导战略的投资标的。为什么会偏偏对这两个项目表现出如此超乎寻常、甚至有些执着的兴趣?
我高度怀疑,这背后很可能缠绕着……一些针对我个人的、复杂的因素。”
他没有把话完全挑明,但那意味深长的语气和眼神,已经让在场的徐震天和姜薇薇瞬间领悟——
那段在迪拜发生的、牵扯到女王、公主与这位年轻金融奇才的过往,就像一颗被投入时间洪流的石子。
此刻,它的涟漪,正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荡到了金陵,回荡到了眼前这场商业博弈之中。
“而露易丝·梅。”苏景明继续深入剖析,他的嘴角泛起一丝冷峻而洞悉的弧度,仿佛已经看穿了那位“华尔街之狼”的本质。
“她是一个被数据和利润驱动的、纯粹的金融逐利者。她参与进来,首要且唯一的目标,就是最大化她的投资回报,控制她的风险敞口。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为她提供另一条路径——一条不需要投入天文数字般的资金、不需要承担独立运营一个陌生市场项目的巨大风险。
但同样能够获得稳定且可观长期收益的路径——那么,以她的精明和务实,她还会死心塌地地、不计成本地去死磕‘独立高价竞标’这条唯一的路吗?”
姜薇薇听到这里,眼中猛地燃起了一簇希望的火苗,她忍不住插话。
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提高:“景明,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有可能……有机会和她们……进行合作?”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等的合作。”苏景明冷静地摇了摇头,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在纠正一个不够精确的概念。
“更准确的策略,应该是‘分化瓦解’,或者称之为‘战略引导’。我们需要倾尽全力,打造一份在理念、细节、可行性和前瞻性上都达到极致、几乎无法被竞争对手复制的运营规划方案。
这份方案,不仅要能够征服那些眼光挑剔的评标委员会专家,拿到那宝贵的百分之三十分数。
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展现出这两个项目在未来所能迸发出的、巨大的、可持续的盈利潜力,以及其独一无二、无法替代的文化与生态价值。
我们要让露易丝·梅这样的资本大鳄清晰地看到,选择一个像我们这样,拥有对项目深刻理解。
深厚本土资源和卓越运营能力的‘地头蛇’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共享长期收益。
远比她们自己花费巨大代价、冒着水土不服的巨大风险去独立运营,要聪明得多,划算得多,也符合资本追求效率和安全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