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173章 革新朝堂 再铸唐兴

第173章 革新朝堂 再铸唐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吏治改革初见成效,李瑁又将目光投向了税收制度。一天午后,李瑁带着户部尚书及一众官员,来到御书房,与玄宗商议税收改革之事。

“陛下,如今百姓刚刚经历战乱,生活困苦,原有的税收制度已让他们不堪重负。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减轻百姓负担,以恢复经济。”李瑁说道。

玄宗皱眉道:“瑁儿,朝廷开支庞大,若减轻赋税,恐财政不足,这该如何是好?”

李瑁早有准备,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图表,展开铺在桌上。“陛下请看,这是臣与户部官员共同统计的各地税收明细。臣发现,许多地方存在重复征税、苛捐杂税的现象,这些额外的负担,不仅让百姓苦不堪言,也阻碍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玄宗凑近一看,图表上详细记录了各地的税收种类、额度以及百姓的承受能力,一目了然。“原来如此,这些地方官员,为了一己私利,竟如此盘剥百姓。”玄宗怒道。

“所以,臣建议,首先要废除那些不合理的苛捐杂税,只保留田赋、户税等基本税种,并适当降低税率。”李瑁指着图表说道,“如此,百姓手中有了余钱,便能用于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的复苏。”

户部尚书面露难色:“殿下,降低税率,短期内朝廷财政收入必然减少,这……”

李瑁微微一笑:“尚书大人不必担忧。臣还有一策,可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众人皆好奇地看着他。李瑁继续说道:“我们可以鼓励商业发展,对商业活动进行合理征税。如今大唐各地贸易渐趋繁荣,若能完善商业税收制度,开辟新的税源,不仅能弥补因降低农业税而减少的收入,还能促进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玄宗思索片刻,点头道:“瑁儿此策可行。只是这商业税收,如何征收,还需仔细斟酌。”

李瑁点头称是:“臣建议,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商税机构,统一管理商业税收。根据不同的商业活动和商品种类,制定合理的税率。同时,要简化征税流程,避免官员借机刁难商户。”

经过一番讨论,税收改革的方案逐渐成形。新的税收制度规定,田赋税率降低两成,户税根据家庭人口和资产重新核定,取消各地自行设立的苛捐杂税。在商业税收方面,设立商税院,对过往商队、店铺等按规定征税。

税收改革的诏令颁布后,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在河北的一个小镇上,一位卖布的商人高兴地说道:“这下好了,税少了,我们做生意的成本也低了,以后能多挣点钱,日子有盼头了。”

而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也感受到了政策的利好。一位老农看着自家的田地,笑道:“税率降了,今年收成好了,就能给家里多添几件新衣裳,给娃们买点好吃的。”

随着吏治整顿和税收改革的推进,大唐的朝堂和民间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堂之上,官员们兢兢业业,一心为公;民间百姓,生产积极性大增,商业和农业都呈现出复苏的迹象。李瑁看着这一切,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但他知道,改革之路还很漫长,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他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李瑁骑马巡视长安的集市。集市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店铺林立。他看着百姓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殿下,您看这集市,比以前热闹多了。”随行的侍卫笑着说道。

李瑁点头:“这只是开始,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大唐定能恢复往日的繁华。”

正说着,一位老者认出了李瑁,他激动地走上前,跪地行礼:“荣王殿下,您是大唐的恩人啊!自从您推行改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周围的百姓纷纷围拢过来,纷纷向李瑁表达感激之情。李瑁下马,扶起老者:“大家的好日子,是靠大家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本王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看着眼前热情的百姓,李瑁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将继续在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大唐的明天,为百姓的幸福,不懈努力。而大唐,也将在他的努力下,逐渐走出战乱的阴影,迈向新的辉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