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完善才系 瑁促兴唐(1 / 2)
在李瑁有条不紊地推动大唐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长远繁荣奠定坚实生态基础之后,他的思绪又聚焦于大唐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才。李瑁深知,唯有拥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大唐方能在各个领域持续进步,保持繁荣昌盛的态势。于是,他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着手完善大唐的人才培养体系。
李瑁将目光投向了教育的根基——书院。他下令在大唐各地广泛兴办书院,旨在为更多人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些书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教学,而是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增设了天文、地理、算术、医学等实用学科。
在长安城郊,一座崭新的书院拔地而起。书院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庭院宽敞,绿树成荫,为学子们营造了宁静而浓厚的学习氛围。书院的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求知致远”四个大字,彰显着书院的办学宗旨。
走进书院,便能听到教室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在天文课堂上,老师手持浑天仪模型,向学子们讲解着星辰的运行规律、日食月食的原理。学子们围坐在一起,目不转睛地盯着模型,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耐心解答,还鼓励学子们通过观测天象来验证所学知识。
地理课堂上,墙上挂满了大唐以及周边国家的地图。老师讲述着各地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让学子们仿佛身临其境。为了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老师还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子们走出书院,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记录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
算术课上,学子们专注地演算着复杂的数学题目。老师教授着先进的计算方法,从基础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方程运算,培养学子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在商业贸易、工程建设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学课堂则充满了草药的香气。老师讲解着各种草药的功效、炮制方法以及人体的经络穴位。学子们不仅要背诵医学经典,还要学习实际的诊断和治疗技巧。书院还设有医馆,供学子们临床实习,为周边百姓诊治疾病。
李瑁强调,这些书院要广纳天下学子,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华和志向均可入学。为此,书院设立了一系列的资助和奖励制度。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书院提供免费的食宿和学习用品,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同时,为了激励学子们努力学习,书院还设立了丰厚的奖学金,对于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学子给予奖励。
在书院的招生现场,来自各地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纷纷前来报名。有出身寒门的农家子弟,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有商贾之家的子弟,希望学到更多实用知识,拓展家族的商业版图。一位名叫林羽的农家少年,从小就对知识充满渴望,但因家境贫困,一直无缘接受系统教育。当他得知书院的招生信息后,徒步数十里前来报名。在经过严格的考核后,他凭借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学习的热情,成功被书院录取。林羽激动地说:“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将来为大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大力发展书院教育的同时,李瑁也深知江湖联盟蕴含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独特的技能传承。于是,他推动江湖联盟内部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
各门派根据自身特长,为联盟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技能培训。以武功高强着称的华山派,向联盟成员传授高深的剑法和内功心法。华山派掌门亲自授课,他手持长剑,身形飘逸,为弟子们演示剑法的精妙之处。从基础的剑招练习到实战技巧的讲解,掌门毫无保留地将华山派的绝学传授给联盟成员。
擅长商业经营的商会门派,为成员们讲解商业经营之道。他们分享着市场分析、货物采购、销售策略等方面的经验。在商会门派的商馆里,成员们模拟商业交易场景,学习如何与不同的客户打交道,如何把握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商业计划。
此外,一些精通奇门遁甲、机关制造的门派,也将自己的独特技艺传授给联盟成员。他们在工坊里,展示着各种机关器械的制作过程,教导成员们如何运用智慧和技巧,制造出实用而精巧的机关。
李瑁鼓励书院与江湖联盟之间进行人才交流。他认为,这样的交流能够培养出既具文化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大唐各个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