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15章 大学课堂的 “异类”

第15章 大学课堂的 “异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连续多日在网吧熬夜鏖战,如同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金融暗战。当林澈将最后一笔比特币转入自己的加密钱包,看着那串“”的吉利数字时,巨大的精神满足感褪去后,随之而来的是排山倒海般的疲惫。

他几乎是飘着回到宿舍,一头栽倒在床上,连衣服都没脱,便陷入了黑沉无梦的酣睡。这一觉,直接从凌晨睡到了第二天下午日落西山。

他是被饿醒的,也是被张伟的大嗓门吵醒的。

“我靠!澈哥!你终于醒了?你丫这几天干嘛去了?偷牛去了?脸色跟鬼一样!”张伟正端着饭盆扒拉晚饭,看到他坐起来,咋咋呼呼地喊道。

高洋也凑过来,挤眉弄眼:“老实交代,是不是跟天津那网友……嘿嘿,鏖战了好几天?身体吃得消吗?”

连沉默的赵鹏飞都从书本上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

林澈揉了揉干涩发胀的太阳穴,胃里空得发慌。他扯出一个疲惫的笑容,含糊道:“没…就是帮一个远房亲戚弄了点电脑上的东西,挺麻烦的,熬了几个夜。”

这个借口勉强过关。室友们都知道他电脑技术还不错,于是又调侃了几句“以后赚钱了别忘了兄弟”之类的话,便不再深究。

林澈爬下床,洗漱,狠狠吃了两包泡面,才感觉魂魄归位。看着镜子里那个脸色苍白、眼窝深陷的自己,他深吸一口气。比特币的疯狂扫货暂告一段落,他必须让自己重新融入正常的校园生活,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第二天,他强迫自己早起,背上书包,和室友一起去上课。

走在深秋的校园里,踩着枯黄的落叶,听着身旁室友讨论着游戏、女生、考试,一种强烈的割裂感油然而生。他的大脑里还充斥着美元汇率、比特币K线、t.Gox的交易界面,而身边却是最纯粹、最平凡的青春校园。

这种割裂感,在《经济学原理》的课堂上,达到了顶峰。

讲课的是一位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刘教授。他学术功底扎实,为人严谨,但也略显古板,是那种坚信教科书就是真理的典型学者。

今天讲的是“货币的起源与职能”。投影仪上打着ppt,上面罗列着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刘教授讲得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从贝壳讲到金银,再到纸币,最后总结道:“……所以,同学们要认识到,货币并非天然产生,而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背后需要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需要强大的法律体系和实体经济支撑。其地位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那些所谓的虚拟货币、电子积分,终究只是游戏币,成不了真正的货币……”

台下大部分学生都听得昏昏欲睡,或者偷偷在

林澈原本也在强迫自己听讲,但听到刘教授这番斩钉截铁的结论时,他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教授的观点是此时学术界的主流,无可厚非。但拥有未来记忆的他,清楚地知道,一种颠覆性的力量正在破土萌芽。

他想起了bittalk论坛上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讨论,想起了中本聪那篇冷静克制的白皮书,想起了自己钱包里那六万多枚正在静静沉睡的数字黄金。

一种强烈的、不吐不快的冲动涌上心头。

他几乎是无意识地举起了手。

刘教授正讲到兴头上,看到有人举手,有些意外,扶了扶眼镜:“哦?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他记得这个学生,好像叫林澈,以前上课不怎么发言。

全班同学的目光也瞬间被吸引过来,好奇地看着林澈。

林澈站起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和尊重:“刘老师,您刚才说货币的地位无法被替代。我想请问,如果存在一种技术,能够不依赖任何中心机构,纯粹通过点对点的加密算法和分布式账本,实现安全、透明、不可篡改的交易记录和价值转移。这种系统本身产生的代币,是否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全球性的货币形式?比如……比特币?”

他尽量用此时能让人听懂的语言描述,甚至直接抛出了“比特币”这个词。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

同学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茫然和疑惑。“比特币”?那是什么东西?听起来像某种山寨币或者游戏道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