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悬崖下的回响(1 / 2)
“这串字符不具备明显的日期或常规编码特征,更像是一种自定义的代号或索引。”
“需要结合其他线索来解读,它可能关联着一个银行保险箱、一个秘密存储点、或者某个特定的人或事件。”
江欣蓉团队则迎难而上,继续追踪那几笔总额近九百万元的异常资金。
二十年前的金融监管和记录保存远不如现在完善,资金流向几经周转,跨越境内外,追踪起来异常困难。
“资金最终流向了多个海外空壳公司和离岸账户,这些账户大多已经注销或长期无活动,就像汇入了黑洞。”江欣蓉汇报着进展,语气凝重,“但我们发现,其中一笔资金的中间流转环节,涉及到一个当时与韩胜利有过密切合作的‘咨询顾问’,这个人后来也移民海外,不知所踪。”
这条线虽然艰难,但并未完全断绝,仍在努力挖掘中。
将所有线索汇聚在一起,秦风在白板上进行了最终的动机交叉分析。
“旧案的核心利益:掩盖韩胜利可能谋杀沈卫东并侵吞其财产的真相,保护韩家来之不易的财富和声誉。”
“韩奕之死的核心动机:灭口,阻止其揭露上述真相。”
“因此,”秦风的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交叉的圆圈,“当前的真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是当前韩家内部,有能力、有动机进行权力争夺,并能从韩奕死亡中直接或间接获益的人——即韩建明派系的核心成员,或者对韩奕存在不满的潜在竞争者。”
“第二,也必须是二十年前沈卫东旧案的知情者,甚至是当年的受益人之一,并且有极强的动机去维护那个秘密,不惜再次杀人。”
这个双重条件的设定,极大地缩小了嫌疑人的范围。
它将矛头清晰地指向了那些既深度参与当前家族事务,又与韩家早期历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知晓核心秘密的少数人。
韩建明、韩世庸等元老的名字,在这个交叉圈内,显得格外醒目。
秦风再次站在雁鸣山的悬崖边,山风凛冽,吹动他的衣角。
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二十多年前,沈卫东的生命在此戛然而止。
身后是遥远的城市,不久前,韩奕在封闭的书房里毒发身亡。
二十年的时间长河,在此刻仿佛被压缩,两起死亡事件跨越时空,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地连接起来,构成了一条由贪婪、背叛、掩盖和灭口贯穿的黑暗链条。
他已经锁定了核心的调查圈层,看清了凶手的轮廓和动机。
然而,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依然横亘在面前:
如何获得决定性的证据?
如何打破那个由恐惧、忠诚和共同利益维系了二十年的、坚固的沉默同盟?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是与时间、与人性黑暗面的终极较量。
在紧急召开的案情重新部署会议上,秦风的大脑飞速运转,将所有线索重新排列组合。
当思路聚焦到“外部复仇者”可能的人选时,一段几乎被遗忘的汇报内容,如同沉入水底的碎片,骤然浮上心头。
他猛地想起,在之前调查韩奕之死、走访韩家远亲以追溯“诅咒”源头时,侦查员老李曾带回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
当时老李在电话里汇报:“秦队,访问一个韩家疏远亲戚时了解到,沈卫东好像有个女儿,出事时年纪还小,大概……几岁吧。他妻子后来就带着女儿搬走了,离开了本地,据说隐姓埋名,之后再也没了消息。”
这条信息在当时浩如烟海的线索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仅仅作为沈卫东家庭背景的一个注脚,被记录在案。
但在此刻,在“外部操纵者”的假设框架下,这个被忽略的细节,瞬间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分量和意义!
沈卫东的女儿!
父亲离奇死亡,家产被合伙人吞并,母亲被迫带着她背井离乡、隐姓埋名……
她完全有理由对韩家怀有彻骨的仇恨!
如果她还活着,如今应该已经二三十岁,正值年富力强、心智成熟的年纪。
她完全有能力,也有足够的动机,去策划一场针对韩家的、漫长而残酷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