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走一步看三步的拜巴尔斯(2 / 2)
至於蒙古人的剧变,拜巴尔斯从未指望,他不是把未来寄托在敌人犯错上的人。
而且没看蒙古人中央现在都打得热火朝天,甚至西方的蒙古人之间还打起內战,可还是不影响他们压来敘利亚。
埃及的状態也不妙,挤满了来自伊教世界各地的难民,这些人也是不稳定存在。而且经歷了这些年的战乱,埃及人也越发怀念起阿尤布王朝的统治。
更別提,在埃及的政府里还充斥著科普特基督徒。虽然他们对埃及历代政府都很忠诚,但谁知道当机会到来,这些科普特人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拜巴尔斯还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对难民,他只能儘量安置,避免產生群体性事件,好利用这个庞大的人力池。
对遗老,他也只能置之不理,贸然动手只会招致埃及上下更大的反对,对战事也更加不利。
对科普特人,他连换掉这群人的文士都找不出来,更何况他们自伊教徒控制埃及以来,就一真占据埃及政府大部分位置。其中关键错综复杂到极点,他看来自己到死也理不清。
恐怕,只能往西了,占据那片法蒂玛王朝的发源之地。
拜巴尔斯想到了前来支援的柏柏尔部落,从这些虔诚的氏族中,埃及苏丹得以知晓了许多那远方土地的故事:
荒野里的眾多柏柏尔部落才是此地的主人,即便是城市中的强大君主,也必须依靠他们的支持,而这些君主的权力也必须通过强大部落施展,否则便是政令出不了城市。
这听起来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但当下拜巴尔斯什么都没法做:
刚刚在敘利亚战败,就想著逃往马格里布,生怕埃及还不够稳定是吧。
不过,倒是可以提前布置。拜巴尔斯想到。
那些柏柏尔部落是很不错的抓手,可以施加一些影响。
还有尼扎尔派,这群人也隨著他的大撤退队伍来到了南方,正好可以去马格里布干老本行。
提到这个,尼扎尔派严格来说正是自马格里布走出呢。
这个教团的前身便是法蒂玛王朝的什叶宣教团,宣教团的势力遍布从马格里布至呼罗珊的所有什叶社区,尼扎尔派最后因法蒂玛王朝的內部斗爭分裂而出,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归乡了。
也得给刺客们许诺些东西,不然老是让他们打白工也会出事的。
在拜巴尔斯原本的计划內,对尼扎尔派敘利亚分部一直都是消耗態度。他是靠尼扎尔派波斯总部在蒙古人的屠刀下损失惨重,才能招揽这支臭名昭著的教团,所以他对这群人从未放心。
至於现在嘛————他们都彻底退出敘利亚,丟掉山中的城堡与他一同来到埃及,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拜巴尔斯接著为马穆鲁克的未来而思索,他突然想到,等到他们要撤至马格里布时,怎么都是几十年之后,那时他没准早已死去。
蒙古人与十字军不会那么快杀来,拜巴尔斯对其內部情况了如指掌。光是重新控制敘利亚与巴勒斯坦,都能够费十几年的时间,若是出乱子还得更多。在那之前,他们最多持续对埃及方向施压,是灭亡不了埃及的。
所以,拜巴尔斯意识到,他必须留下一个足够分量的继承人。
下意识的,埃及苏丹想到了他的儿子,但是算算年纪,到那时怎么都是小年轻。
那种情况
再说了,马穆鲁克內部对血脉继承也態度不一,大部分人更倾向由最强的指挥官,而非把传承固定在某一家系。
因此拜巴尔斯其实一直对让儿子继位的期望极低,即便强行让儿子坐上那个位置,恐怕也是被活得比他久的战友分分钟拿下吧————
就只能提拔现在的年轻人了————
面对整个马穆鲁克势力覆灭的危机,拜巴尔斯也丟弃了延续统治的想法。
他思索著从河洲中走出的年轻马穆鲁克,把几个名字提到了眼前,这几个小伙子表现还不错,可以培养培养。
然后,拜巴尔斯的脑子里突然浮现了一个名字:扎兰丁。
在此战中,这个自巴格达逃来的年轻人再次给了他惊喜。
若非突然冒出来的罗斯人,扎兰丁差点就能砍掉阿八哈的脑袋,但这也使得他成为军中最耀眼的新星。
只可惜,不是河州出身,甚至都不是马穆鲁克————拜巴尔斯很是遗憾。
所谓河州,便是指尼罗河三角洲上的河洲城堡,此处是全埃及最大的马穆鲁克军营。
现如今在埃及掌权的,便是自河州出身的马穆鲁克们,外人也称他们为河州系马穆鲁克。
不过,扎兰丁还是要提拔,给其他人一个努力的標杆。
拜巴尔斯做下了决定。
这时,又有一个马穆鲁克跑来。拜巴尔斯下意识以为又是带来谁当逃兵坏消息的,脸色下意识一沉,但是当看清那人手上旗帜,他又脸色剧变。
是带来埃及消息的使者。
“陛下,开罗爆发了叛乱。”使者在来到拜巴尔斯面前,就立即甩出重磅消息,“一部分留在开罗的阿尤布遗臣联合了上埃及的努比亚部落,试图夺取开罗。您留下的守军虽然粉碎了遗臣在开罗的叛乱,但他们联合的努比亚部落还是在往开罗前进,开罗守军无法击溃这支大军。”
就在使者以为拜巴尔斯会慌乱时,却看到埃及苏丹的嘴角上扬,看起来居然非常高兴
拜巴尔斯当然高兴,虽说他为未来构思如此之多,但带著丟掉整个敘利亚与圣地的消息回到开罗后,如何安抚爆炸的民心实际上一直困扰著他。
但这场叛乱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那帮阿尤布遗臣只是笑话,连他留下的开罗守备军都没能击败。至於努比亚的黑人,他身后这支大军足以如萨拉丁当年那般击败他们。
有了镇压这场叛乱带来的威望,稳住埃及根本不是问题。
而且,这场大败带给军队的阴霾,也可以被胜利的杀戮而化解。
“给全军下令,让所有人加快速度。”拜巴尔斯招来自己的侍从,兴奋溢於言表,“在开罗,可是有不少黑色脑袋正等著我们去砍呢。”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