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嘉靖穿越庆帝,从庆余年开始修仙 > 第243章 宋家投诚,范閒將计就计

第243章 宋家投诚,范閒將计就计(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243章宋家投诚,范閒將计就计

“宋家”范閒和王启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与警惕。

如今时机敏感,宋家占据水东城,按道理与其余世家同气连枝,他们的信使为何会突然到访。

“带他去偏厅。”范閒沉吟片刻,向王启年出声吩咐道,他倒要看看,这宋德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多时,范閒来到衙门偏殿,一眼就看到了此时坐在殿內,正襟危坐的一个身穿青衫,一副儒生打扮的中年人。

这人见到范閒进来,立刻起身行礼,说话语气不卑不亢:“小人宋文,奉家主之命,特来拜见小范大人。”

目光在这人身上打量了一圈,范閒在主位坐下,王启年跟著侍立一旁,两人目光如电,审视著这位名叫宋文的信使。

看得出来这人气息沉稳,目光清明,显然不是寻常僕役,更像是宋德昌的心腹谋士。

“宋先生不必多礼。”范閒摆了摆手,语气平淡:“不知宋家主此时派先生前来,所为何事

如今这思州城风云际会,宋家与罗、杨、安三家同气连枝,此刻派人来见我这位“过江龙”,就不怕惹人非议吗”

宋文微微一笑,对范閒话中的试探早有准备,说话声不紧不慢:“小范大人明鑑,我家家主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今大势所趋,我大庆国力蒸蒸日上,朝廷上下万眾一心,前几日再次力克北齐,我们这些西南世家更要唯朝廷马首是瞻。

我家家主虽久居西南边陲,却也心向京都,仰慕陛下天威,更钦佩范大人少年英才,手段非凡。”

面对宋家人的这番直白奉承,范閒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徐徐开口:“宋家主过誉了,范某奉旨办差,不过是恪尽职守,履行陛下旨意,却不知宋家主所说的大势”是什么意思。”

范閒说话仍旧滴水不漏,丝毫不为宋文话语中的奉承所动,面带笑容审视著面前这个中年文士。

对於范閒的谨慎,宋文神色一正,压低了声音:“范大人,明人面前不说暗话。罗、杨、安三家,连同我宋家,此前確实在水东城有过密会,商议————如何应对大人。”

范閒没想到眼前的宋家文士直接坦自,他心中微微惊讶,面上仍旧平静如水,不动声色静待对方下文。

“小范大人有所不知!”宋文看到范閒面色冷淡,他不以为意,只是继续缓声说道:“罗密这次几乎倾尽家中数年財產,意欲联合其他各家高手,兴险一搏,妄图以武力对抗天威。

杨行业贪婪短视,安知远首鼠两端,唯有我家家主与滇城穆国公看得清形式。”

宋文语气中带著一丝不屑,对范閒直言不讳的说道:“穆国公近来闭门不出,已经是表明了態度,我家家主心向朝廷,为了解决小范大人心中忧虑,特意派遣在下前来,助小范大人一臂之力。”

宋文说话间语气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封的密信,双手呈上,说话声音恳切:“这是我家家主亲自交代,要將此物献给小范大人,以此表明我宋家心向朝廷的诚意。”

范閒和王启年相视一眼,范閒轻轻点了下头,王启年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伸手接过密信,检查无误后这才递给范閒。

范閒撇了一眼束手而立的宋文,不急不慢的拆开信封,快速瀏览著心中內容。

看得出来,这封信的作者书法造诣已至炉火纯青,一手小楷写的齐齐整整。

这封由宋德昌亲手提笔的密信,里面內容让范閒目光凝重,对方不仅详尽记录了水东城世家密会上,罗密如何游说的內容和各家的不同反应,以及最终达成的“联合”协议。

最后还在密信末尾,附上了一份极其详细的各家高手名单,与其余几大世家接下来的计划。

名单上,罗、杨、安三家此次准备动用的高手数量、姓名、修为和擅长的武功,乃至他们聘请的哪些江湖亡命徒的信息,都罗列得一清二楚!

最重要的是,將这几大世家准备在三日后的子时,兵分三路突袭思州府衙的计划,其中行动的路线,人员分配和联络暗號,都標註得明明白白。

如果这封信是真的,简直就是一份送到跟前的优势,范閒心里暗暗想著,不知道宋家人的话中有几分真假。

如果真是宋德昌给自己的投名状,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份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前设伏,將西南三大世家的精锐力量一网打尽。

范閒放下密信,脸上依旧平静,但心中已是波澜起伏。

他看向宋文,说话语气仍旧没有太大变化:“宋家主这份投名状”,分量可不轻啊。

只是,范某有一事不明,宋家主既然早有心向朝廷的意思,为何不在密会之时便出言反对,反而假意应承,如今又来做这种告密的事情”

范閒这话说的已经算比较重了,言辞间比较尖锐,就差直说宋德昌的行为是首鼠两端,这种出卖盟友的做法为人所不齿。

站在范閒面前的宋文还是面色不变,顺势说出宋德昌给自己的交代:“小范大人此言差矣,如果当时家主就明確表示反对,只会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让罗密等人心生警惕,届时改变计划,反倒是对朝廷的大局无益。

假意应承,方能置身其中,洞悉其全部阴谋,至於告密————小人更愿称之为拨乱反正”弃暗投明”。”

宋文说话间没有丝毫羞愧,倒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西南世家盘踞千年,以前西南各个诸侯国存在的时候,西南世家就掌握著绝大部分权力,直至我大庆天兵突降,此乃天意昭昭,投身朝廷才是大势所趋。

况且近年来,罗、杨、安三家愈发骄横,视辖地城池为私產,苛待百姓,蓄养私兵,已生不臣之心!

我家家主早已忧心忡忡,奈何独木难支,恰逢陛下派遣范大人这等擎天玉柱前来,正是一举廓清西南妖氛的好时机。

我宋家愿为大人前驱,助大人成就不世之功,同样亦是为我宋家千年传承,谋求一条真正的生路!”

宋文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解释了之前他们宋家的“不得已”,又表明了对朝廷的“忠心”,更是將宋家放在了为国为民、大义灭亲的道德制高点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