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水浒,猎国之武正 > 第278章 相助

第278章 相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多时,呼延灼便被引入议事厅。他见范正鸿一身常服,神色温和,却依旧恭敬地躬身行礼:“末将呼延灼,参见王爷。冒昧前来打扰,还望王爷恕罪。”

“免礼。”范正鸿抬手示意他落座,亲自为他倒了一杯热茶,“冬日天寒,将军先暖暖身子。何事如此紧急,竟让你在这个时候匆匆赶来?”

呼延灼接过热茶,却并未饮用,而是将兄长呼延庆的书信取出,双手奉上:“王爷,这是末将兄长呼延庆从登州送来的家书,事关重大,末将不敢擅自做主,特来禀报王爷,请王爷定夺。”

范正鸿接过书信,缓缓展开。随着阅读,他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待看完书信,他将信放在案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沉声道:“呼延庆奉高俅之命,讨伐梁山,却忌惮公孙胜的五雷正法,想让你引荐燕云军中的法术高人相助?”

“正是。”呼延灼点头,语气中满是纠结,“末将与兄长虽有骨肉亲情,却早已各为其主。燕云与宋廷势同水火,若贸然派人相助,便是助纣为虐,背叛王爷与燕云百姓;可若置之不理,兄长此战必败,后果不堪设想。末将左右为难,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恳请王爷指点迷津。

范正鸿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你兄长的处境,我能理解。他性情耿直,又深受忠君思想影响,在宋廷中备受猜忌,却仍想通过战功证明自己,实属不易。而你,既念及兄弟亲情,又坚守燕云立场,不愿背叛,这份忠义,难能可贵。”

他顿了顿,继续道:“高俅让呼延庆讨伐梁山,实则是想让他们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梁山虽为草寇,却也替天行道,与宋廷的腐朽形成鲜明对比。公孙胜的五雷正法,虽为妖法,却也只是用来对付贪官污吏与奸贼,目前并未残害百姓。我们若派人相助呼延庆,便是帮着高俅打压正义之士,违背了我们推行仁政、解放民力,救民于水火的初衷。

呼延灼心中一沉,问道:“那王爷的意思,是让末将拒绝兄长?”

“也并非完全拒绝。”范正鸿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阵营不同,立场各异,我们不能公开相助,却也不必做得太过绝情。毕竟,呼延庆是你的兄长,且他并非奸佞之辈,只是身不由己。”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在登州与高唐州的位置上:“如今,燕云北境局势暂时稳定,金军因内部不稳,攻势渐缓。而南境,梁山占据高唐州,牵制了宋廷的部分兵力,对我们有利。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推翻腐朽的宋廷,平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我们既不能让呼延庆大破梁山,也不能让他败得太惨,最好能让他们两败俱伤,进一步削弱宋廷的实力。

范正鸿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在登州与高唐州的位置上,眼中闪过一丝深谋远虑:“如今燕云北境暂稳,金军因内部权斗放缓攻势,南境方腊还在积蓄力量,梁山现在占高唐、牵宋廷,于我有利。我们的核心是削弱宋廷根基,而非单纯帮谁败谁——既不能让呼延庆大破梁山,断了牵制宋廷的力量;也不能让他败得太惨,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寒了麾下将士的心。”

他转身看向呼延灼,嘴角勾起一抹狡黠:“阵营之规不可破,但兄弟之情亦可调停。我有一计,既能保燕云立场,又能暗助你兄长,还能借机试验新器、搅乱河北局势。”

呼延灼眼中一亮,连忙起身拱手:“请王爷赐教!”

“你可知汤隆与凌振近日在工坊忙些什么?”范正鸿笑道,“汤隆改良了蒸汽机驱动的锻铁炉,凌振则据此造出了三门‘虎蹲大炮’——炮身轻便,可拆解搬运,射程虽不及城防重炮,却胜在灵活,轰天雷的威力也已升级,寻常阵形与工事,一炮便可轰开。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较为轻便。”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凌振本就擅长火器,如今有了新炮,正愁无处试验。你可修书一封,告知你兄长,燕云虽不能派法术高人相助,但可让一位‘云游火器匠人’携新制‘破阵利器’前往,只说是你早年结识的江湖奇人,愿助他破敌。”

呼延灼心中豁然开朗,却仍有顾虑:“凌振将军乃燕云将领,若暴露身份,岂不是引火烧身?”

“放心。”范正鸿摆手道,“让凌振卸下甲胄,换上布衣,对外只称‘凌老丈’,带两名亲信工匠随行,不持燕云信物,不走官道,这个东西只有30来斤,一个成年男人即可搬运,从隐秘路径前往高唐州外围。他的任务不是帮呼延庆破梁山,而是‘搅局’——”

“搅局?”

“正是。”范正鸿指尖敲击舆图,“梁山有公孙胜妖法,宋廷有呼延庆兵马,凌振携虎蹲炮前往,只在两军僵持时出手:梁山势盛便炸断其攻势,始终让双方保持均势,相互消耗。既不让任何一方彻底胜出,又能让呼延庆借‘火器’之功向高俅交差,保全性命与官职;同时,凌振可趁机记录虎蹲炮的实战数据,为后续改良积累经验,顺便探查宋廷与梁山的真实战力。”

他补充道:“更重要的是,这‘火器’是天下罕有之物,呼延庆借其破局,高俅即便猜忌,也会因火器的威力而忌惮三分,不敢轻易动他。而凌振事成后便悄然撤离,不留任何痕迹,宋廷与梁山都抓不到燕云插手的把柄。”

呼延灼听完,心中彻底释然,躬身拜道:“王爷此计精妙!既顾全了燕云立场,又保全了兄长性命,还能试验新器、探查敌情,一举多得!末将佩服!”

“你先别急着谢我。”范正鸿笑道,“凌振此行需隐秘行事,你修书时要叮嘱呼延庆,不可泄露‘火器匠人’的来历,只说是你私人所赠的助力。此外,让凌振带足轰天雷,若遇紧急情况,亦可自保。”

他转身对亲卫吩咐:“速传凌振、汤隆即刻来王府议事!”

不到一个时辰,凌振与汤隆便赶到王府。凌振身着短打,手上还沾着些许铁屑,脸上带着常年与火器打交道的干练;汤隆则背着工具箱,眼神中满是对新炮的期待。

“末将凌振(汤隆),参见王爷!”

“免礼。”范正鸿指着案上的书信,将计划一一告知,“凌振,此次你携三门虎蹲炮、百枚轰天雷,以‘云游匠人’的身份前往高唐州,协助呼延庆牵制梁山,同时记录火炮实战数据;汤隆,你需连夜为虎蹲炮做最后的调试,确保其在实战中万无一失,再备足易损零件,交由凌振带去。”

凌振眼中闪过浓烈的战意,拱手道:“末将领命!定不辜负王爷所托,既要搅乱战局、保全呼延将军兄长,也要把虎蹲炮的威力发挥到极致,为后续改良提供精准数据!”

汤隆也兴奋道:“王爷放心!虎蹲炮已调试过三次,稳定性绝无问题!末将这就去准备,保证让凌将军带着最精良的炮械出发!”

“好。”范正鸿点头,“凌振此行务必隐秘,明日清晨便出发,走西山古道,绕开宋廷关卡,十日之内抵达高唐州外围,与呼延庆的亲信接头。所需盘缠、通关文书,我会让赵鼎即刻备好。”

当日傍晚,呼延灼便写下回信,详细告知呼延庆“云游火器匠人”的来历与接头方式,叮嘱他务必严守秘密,借火器牵制梁山即可,不可强求全胜,同时再次隐晦劝他看清宋廷腐朽,为自己留条后路。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凌振便带着两名亲信工匠,推着三辆伪装成货郎车的炮车,悄然离开了幽州。车中除了拆解后的虎蹲炮、百枚轰天雷,还有汤隆备好的零件与工具。凌振身着灰布长衫,头戴斗笠,脸上贴了些许假胡须,完全一副走南闯北的匠人模样。

与此同时,汤隆留在工坊,根据范正鸿的指示,开始绘制虎蹲炮的改良草图,准备根据凌振传回的实战数据,研发威力更强、更轻便的火器。

幽州城外,呼延灼亲自为凌振送行,递上一封密封的令牌:“凌将军,这是我与兄长的接头信物,你抵达高唐州后,可凭此与他的亲信联系。我兄长性情耿直,你需多费心,”顿了顿他挪揄道,“如果可以请将军救他一救。”

凌振接过令牌,郑重道:“呼延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既保你兄长周全,也不负王爷信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