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一场没有“观众”的手术(2 / 2)
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因为病人的血管已经因为常年的高血压而变得迂曲、僵硬。
李振声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的手,稳如磐石,凭借着几十年的经验,操控着导管,以毫米级的精度,躲避着一个个危险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终于,导管的顶端,抵达了那个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的巨大动脉瘤下方。
“准备释放支架!”
李振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助手按下了释放按钮。
屏幕上,所有人都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
那枚被压缩在导管中的金色支架,在到达预定位置后,如同花朵般,瞬间绽放!
它精准地、完美地贴合在病变的血管壁上,金色的覆膜,像一道坚固的堤坝,瞬间将汹涌的血流,与脆弱的动脉瘤瘤壁,彻底隔绝开来。
造影剂再次注入。
屏幕上,那个狰狞的、随时可能破裂的动脉瘤,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光滑、通畅的、由金色支架重构的“人工血管”。
血液,在新的通道里,欢快地奔流着。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手术室内,爆发出了一阵压抑到极致的欢呼。
几个年轻的医生,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观察室内,也响起了一片如释重负的掌声。
钱卫国副厅长激动地握住身边一位领导的手,用力地摇晃着:“我们做到了!我们用自己的材料,做到了!”
苏晚晴感觉自己腿一软,几乎要站不住,幸好被林旬一把扶住。
她靠在林旬的肩膀上,感受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林旬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后背,目光却穿过玻璃,落在了手术台上那抹耀眼的金色上。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蓝图一号”芳纶纤维,不再仅仅是一种工业材料。
它被赋予了新的名字——生命。
就在这时,手术室的门被推开。
李振声院长摘下沾满汗水的口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出来。
他没有理会那些前来祝贺的领导,而是径直走到了林旬和苏晚晴的面前。
他看着眼前这个过分年轻的“技术顾问”,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复杂而又真诚的情感。
他没有说任何感谢的话,只是伸出那双刚刚拯救了一个生命的手,向林旬,郑重地敬了一个礼。
“林工,我代表病人,代表医院,也代表千千万万的中国医生,向你,向你们的公司,表示最高的敬意!”
“从今天起,省人民医院,将是你们最坚定的合作伙伴!”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无比坚定。
“我需要更多的‘金线’!我需要一个完整的、由它构成的产品线!从缝合线,到人造血管,再到心脏瓣膜!我要让中国的老百姓,能用上全世界最好,也最便宜的救命材料!”
这番话,掷地有声。
它不仅仅是一个订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林旬看着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重重地点了点头。
“您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