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赴省城,定方略(1 / 2)
周六清晨,果城高铁站。林峰背着简单的行囊,随着人流通过检票口。他拒绝了街道办事处的公车相送,选择了最普通的高铁出行。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足够他整理思绪,也为即将到来的会面做好准备。
列车飞驰,窗外的田园风光逐渐被城市轮廓取代。林峰闭目养神,脑海中复盘着近期的工作,以及周岚那条简短信息背后的深意。“戒骄戒躁,着眼长远”,这八个字既是肯定,也是提醒。他明白,此次党校学习,不仅是一次镀金,更是一次关键的“中场休息”和战略调整期。他需要利用这段时间,跳出果城的纷争,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发展路径。
列车抵达蓉城东站,熙熙攘攘的人流彰显着省会的繁华。林峰没有联系任何战友,按照周岚助理发来的地址,打车前往城南一处闹中取静的茶舍。
茶舍名为“清源”,隐在一片竹林之后,环境清幽雅致。在服务员的引导下,林峰走进一间名为“听松”的包间。周岚已经到了,正坐在窗边的茶台前,专注地冲泡着功夫茶。她今日未着正装,一身素雅的棉麻长裙,少了几分官场的威严,多了几分知性与从容。
“周部长。”林峰恭敬地打招呼。
“来了,坐。”周岚抬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指了指对面的座位,“尝尝今年的明前龙井。”
没有多余的寒暄,茶香袅袅中,气氛自然而融洽。林峰依言坐下,品了一口茶,清冽甘醇,沁人心脾。
“果城的事,处理得干净利落。”周岚放下茶壶,开门见山,“陈国华给我打过电话,对你评价很高。”
“是陈书记和部长您给了我信任和支持。”林峰态度谦逊。
“信任和支持是前提,但能力和手腕是关键。”周岚看着他,目光深邃,“你能在短时间内掌控局面,并且懂得适时收敛锋芒,稳固后方,这很好。这说明你开始懂得,在官场,有时候‘慢’就是‘快’。”
她话锋一转:“去党校,不仅仅是为了那张文凭。那里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考场。你会接触到来自全省各地的精英,有朋友,也会有对手。你要做的,是学习,是观察,是建立属于你自己的人脉网络。果城的格局太小,你的眼光,要放到全省,甚至更高。”
林峰凝神静听,他知道,这才是今天会面的核心。
周岚继续为他剖析:“当前省里的发展重心,一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新兴产业的布局,尤其是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你在红旗街道引入‘旭日科技’,方向是对的。但要明白,一个项目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基层的执行力,更取决于是否符合宏观政策导向,能否融入更大的产业链条。”
她拿起一份准备好的资料递给林峰:“这是我让点扶持方向,你拿去仔细研究。在党校,结合这些方向,去思考,去寻找志同道合者,去发现潜在的机遇和可能存在的壁垒。”
“我明白,部长。我会利用这次机会,拓宽视野,提升格局。”林峰郑重接过资料。
“另外,”周岚语气稍缓,“个人问题也要处理好。姜欣是个好姑娘,要珍惜。稳定的家庭,是干部重要的‘压舱石’。”她提及此事,语气自然,带着长辈般的关怀。
“谢谢部长关心,我会的。”林峰点头。他感觉得到,周岚对他的期许,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上下级或伯乐与千里马,更包含了一种近乎亲密的认可与扶持。
这次会面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周岚没有给予任何具体的承诺,但她清晰的思路、前瞻的视野以及对林峰恰到好处的点拨,让他感觉豁然开朗,前路更加清晰。离开茶舍时,林峰步履沉稳,内心充满了新的力量。
果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六的值班日比往常略显清闲。姜欣查完房,处理完医嘱,难得有片刻空闲。她坐在医生办公室的窗前,阳光暖暖地照进来。
手机响起,是林峰发来的信息,已平安抵达蓉城,并简短提及与周部长会面顺利,让她安心。
姜欣回复了一个“好”字,附带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她想象着林峰在省城与那位大人物会面的场景,心中为他骄傲,也隐隐感到,他的舞台正在不断扩大。
放下手机,她拿起桌上那份省心血管年会的正式议程和参会专家名单。她的名字赫然在列,作为“中青年专家代表”进行专题发言。这对于她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