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 > 第162章 微察秋毫,立威伊始

第162章 微察秋毫,立威伊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省发改委大楼十二楼的走廊,在清晨时分显得格外安静,只有清洁工推着工具车经过时,轮子与大理石地面摩擦发出的轻微嗡鸣声。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保洁时使用的柠檬味清洁剂的淡香,混合着新一天伊始的、略带清冷的空气。

林峰比规定上班时间早了近一个小时到达办公室。他习惯性地利用这段无人打扰的时间,梳理一天的工作思路,并仔细阅读杨新民昨天下午送来的、厚厚一摞分管处室干部履历和项目资料。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他摊开文件的办公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心想:高技术产业处处长王振涛,五十二岁,老发改,经验丰富,但据说有些守成,与几家大型国企关系密切…区域经济处处长李雪,四十五岁,女干部,学院派,理论功底扎实,但基层实践经验稍欠…创新驱动发展处处长赵东升,四十八岁,年轻有冲劲,但在之前岗位上曾因急于求成出过一些小纰漏…

他看得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但关键信息却如同被扫描般刻入脑海。多年的特种兵生涯和基层历练,让他练就了快速捕捉关键信息和判断人物特质的能力。

八点半刚过,办公室门外传来了略显迟疑的敲门声。

“请进。”林峰头也未抬,目光依旧停留在文件上。

门被轻轻推开,杨新民引着三位处长走了进来。为首的正是高技术产业处处长王振涛,他身材微胖,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眼神却在进入办公室的瞬间,快速而不易察觉地扫视了一圈环境。李雪跟在他身后,穿着合身的职业套装,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赵东升则走在最后,步履稍快,脸上带着一丝不易抑制的亢奋。

“林主任,早上好!王处、李处、赵处来了。”杨新民恭敬地汇报。

林峰这才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而不失威严的笑容,站起身,从办公桌后绕出来:“三位处长,早。请坐。”他指了指靠墙摆放的真皮沙发,自己也走过去,在中间的单人沙发坐下,姿态放松却自然流露出主导气场。

“林主任,欢迎您来分管我们处室的工作。”王振涛作为资历最老的处长,率先开口,笑容可掬,“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您,把工作做好。”话说得滴水不漏,却透着距离感。

心想:老滑头,先表忠心,再看风向。

“王处长客气了,我刚来,情况不熟,以后还要倚重各位。”林峰笑着回应,目光转向李雪和赵东升,“李处长,赵处长,也希望你们多支持。”

李雪微微欠身:“林主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处近期主要在跟进‘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的申报和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相关资料我已经带来了,请您过目。”她将手中的笔记本打开,作势要递过来。

赵东升则迫不及待地接话:“林主任,我们创新驱动发展处目前最重要的项目,就是省里重点部署的‘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前期调研和初步框架已经完成了,正想向您详细汇报,争取尽快上会讨论!”

心想:一个谨慎,一个急躁,性格鲜明。

林峰没有立刻去接李雪的资料,也没有对赵东升的提议表态,而是看似随意地问道:“我看了去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数据,总体增速不错,但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的比例似乎比前年有所下降?王处长,这方面处里有没有做过专题分析?”

王振涛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他没想到这位新来的副主任,第一天见面不问宏观规划,反而揪住一个具体的数据细节。他迅速调整表情:“林主任观察得很仔细。这个问题我们关注到了,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和部分行业政策预期不明朗的影响,处里正在研究针对性措施…”

“嗯,”林峰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打断了他的官样文章,转向李雪,“李处长,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产业协同和要素流动。我注意到,上次主任办公会上讨论的‘跨市产业园区共建方案’,在利益分享机制上,似乎还有些模糊地带,你们处后续有没有更具体的考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