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 > 第181章 舆情再起 暗箭难防

第181章 舆情再起 暗箭难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周一的省发改委大楼,如同一个精密而高速运转的机器,充满了文件传递的窸窣声、键盘敲击的噼啪声以及电话铃声构成的独特交响。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在光可鉴人的走廊地板上,空气里混合着打印墨粉、消毒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咖啡因提神饮料的味道。

林峰坐在办公桌后,已经全然恢复了那个沉稳干练的林副主任形象。周末与周岚和萌萌共度的温馨时光,如同给紧绷的神经做了一次深度的舒缓按摩,此刻转化为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充沛的精力。他正仔细审阅着高技术产业处报上来的几位内部候选人的详细材料,笔尖在某些关键履历和业绩上做着标记,脑中飞速权衡着每个人的优势与短板,以及他们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人脉关系。

心想:秦为民想塞人,我就必须在内部推出更有竞争力、更站得住脚的人选。组织部那边,张昊应该已经把风声递上去了,接下来就是硬碰硬的实力比拼。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杨新民拿着一份文件,脸色有些不太自然地走了进来。

“林主任,”他将文件放在林峰桌上,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您看看这个,刚在网上开始流传的,一些……关于北山区试点和您的议论。”

林峰眉头微蹙,接过文件。这是一份打印出来的网络舆情摘要,标题十分醒目——《是创新发展,还是政绩工程?北山区试点背后的隐忧与疑问》。文章看似客观,实则用词刁钻,充满了诱导性。它质疑试点投入巨大但短期见效慢,“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暗示引入的部分高科技企业“背景复杂”,可能与“某些资本存在不清不楚的联系”;更隐晦地提及林峰“火箭式晋升”,并将其与试点工作强行挂钩,暗示其中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或“用人不察”。

文章节奏的言论,试图将舆论往“劳民伤财”、“好大喜功”的方向引导。

林峰的目光迅速扫过,脸色沉静如水,但眼神已经冷了下来。他放下文件,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笃笃”声。

“来源查了吗?”他问,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初步查了,”杨新民连忙回答,额角有些细微的汗意,“最早是从几个粉丝量不大的财经自媒体和论坛发出的,但……传播速度很快,手法很专业,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现在已经开始向一些较大的平台扩散了。”

心想:来了。宋清河,还是秦为民?或者……他们已经联手了?林峰脑中瞬间闪过几个可能。这种利用舆论造势,抹黑对手,干扰视听的伎俩,他并不陌生。只是这次,对方选择的时机很刁钻,正好在他推动内部人选、试点进入深水区的关键节点。

“知道了。”林峰挥挥手,“正常处理即可,不必过度反应。试点工作的成效,不是几篇捕风捉影的文章能否定的。”

“是,林主任。”杨新民见林峰如此镇定,心下稍安,躬身退了出去。

办公室门关上,林峰立刻拿起加密手机,接通了李锐的频道。

“鹰眼,看到网上的东西了吗?”

“头儿,正在追踪。”李锐的声音带着键盘快速敲击的背景音,“源头Ip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海外几个常用的代理服务器。发布账号都是近期注册的,内容高度统一,水军跟进迅速,是标准的高价黑公关流程。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指向宋清河或秦为民,但‘财神’名下的一个空壳公司,近期有一笔大额资金流向了境内一家知名的网络营销公司,时间点很吻合。”

“继续挖,固定资金流向和人员操作的证据。”林峰冷声道,“另外,重点监控‘众诚科技’及其关联方的网络动态,看看他们有没有趁机下场。”

“明白。”

结束通讯,林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揉了揉眉心。舆论战看似无形,但杀伤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高层领导关注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坏印象,给后续工作带来极大阻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