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 > 第214章 破局曙光

第214章 破局曙光(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陆天明借“规范管理”之名掀起的评估风波,如同阴霾笼罩在省发改委上空。尽管林峰利用程序暂时搁置了赵文斌那份苛刻的评估细则,但“全面梳理评估”的通知已然下发,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让所有与“智能装备产业走廊”及北山区试点相关的项目推进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少观望者开始放慢脚步,原本有意向跟投的社会资本也变得犹豫不决。

林峰深知,被动等待评估结果无异于坐以待毙。他必须主动出击,用一剂强心针来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僵局。而“克虏伯马赫”项目,就是那剂最强效的强心针。

与周岚通话后,他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白天,他表面上按部就班地主持评估工作的“筹备”,召集会议,讨论“科学评估体系”,将赵文斌拖在无尽的文山会海和细节扯皮之中;晚上,他则与周岚、刘佳等人进行加密视频会议,深入研究“克虏伯马赫”集团的背景、技术需求、投资偏好,精心策划接待方案和谈判策略。

“克虏伯马赫亚太区总裁汉斯·穆勒,典型的德国人作风,严谨、务实,极度看重技术积累和供应链稳定性,对政策空头支票和人际关系的兴趣不大。”视频里,周岚穿着居家服,但眼神锐利,显然做了大量功课,“他这次带来的团队里,技术总监和供应链专家的权重很高。我们的突破口,必须放在展示扎实的产业基础、高素质的技工队伍以及完整的上下游配套能力上。”

“穆勒总裁下周三抵达青州,行程三天。”刘佳补充道,她已提前赶到青州协助周岚,“按照计划,第一天参观青州重装产业园和几家核心配套企业,第二天考察北山区‘芯辰科技’、‘精工制造’并举行初步会谈,第三天是关键的深度谈判。但问题是,陆省长那边掀起的评估风波,很可能成为对方担忧的重点。”

林峰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决断:“评估的事情,我来解决。你们确保前两天的参观考察万无一失,要把我们最硬核、最实在的东西展现出来。另外,刘佳,你以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的身份,提前准备一份‘关于本省坚定不移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的政策声明,措辞要严谨,但要突出‘持续’和‘稳定’两个关键词,在适当的时候,以非正式但权威的方式传递给穆勒团队。”

“明白!”刘佳点头。

“还有,”林峰看向周岚,“岚姐,青州那边,有没有可能安排一场‘意外’的、能体现我们技术工人‘工匠精神’的环节?比如,某个关键零部件的手工精密调试展示?要那种能直击德国工程师内心的。”

周岚眼睛一亮:“有!青州重机有一位快退休的八级钳工王师傅,一手绝活,能凭手感把零件的精度控制在微米级,比很多数控机床还准!我安排一下,让穆勒‘偶然’看到。”

“好!”林峰抚掌,“就这么办!硬件软件一起上,务求一击必中!”

接下来的几天,林峰在省城与青州之间,在公开的会议与隐秘的筹备之间,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般高速运转。他巧妙地利用评估工作“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由,亲自向省委孙书记做了一次专题汇报,重点阐述了引进“克虏伯马赫”此类全球顶尖企业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其对提升全省产业评估标准的标杆作用,隐晦地提示若因内部程序问题导致项目流失,将是巨大损失。

孙书记听完汇报,沉吟良久,最后指示:“引进世界一流企业,方向是对的。评估工作要服务发展,不能阻碍发展。你们要全力以赴,争取把这个项目拿下来,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有了孙书记这句虽未明说、但态度明确的话,林峰心中稍定。这至少保证了在项目争夺的关键时刻,不会来自最高层的莫名阻力。

然而,就在穆勒团队抵达青州的前一天,坏消息再次传来。李锐紧急汇报:“头儿,监测到张克勤的助理与穆勒团队中的一名随行商务顾问取得了联系,似乎想安排一次‘非正式’会面。另外,赵文斌通过他在商务系统的关系,向穆勒团队‘透露’,省里正在对类似投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暗示政策存在变数。”

林峰一拳砸在桌面上,眼中怒火升腾!这些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能阻止他们会面吗?”林峰冷声问。

“很难,对方很谨慎,会面地点选在了一个私人庄园,我们的人无法靠近。”李锐回答。

“那就让他们见!”林峰眼中寒光一闪,“鹰眼,把张克勤助理与宋清河残余势力资金往来的‘模糊’证据,以及赵文斌妻弟澳门赌场的‘精彩’片段,想办法‘泄露’给那位商务顾问。不用太明确,只要让他产生疑虑就行。另外,把我们准备好的那份政策声明,提前送到穆勒总裁的房间!”

“明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李锐立刻领会。

……

青州,迎来了德国“克虏伯马赫”考察团。参观考察按计划进行,重装产业园的宏大格局、配套企业过硬的技术实力,尤其是老钳工王师傅那神乎其技的手工演示,让以穆勒为首的德国专家们频频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赞许。

然而,在第二天的初步会谈中,穆勒总裁果然提出了关于“政策连续性”和“投资环境稳定性”的尖锐问题,语气虽然礼貌,但质疑之意明显。显然,张克勤和赵文斌的“小动作”以及那份评估通知,还是产生了影响。

周岚按照预案,沉稳地介绍了本省长期以来的外资支持政策和法治环境建设成果。这时,林峰安排的“政策声明”和刘佳这个省发改委处长的亲自解读,起到了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对方的疑虑。

但真正让局势明朗化的,是当晚发生的一个插曲。那位与张克勤助理接触过的商务顾问,私下找到穆勒,表达了对合作方背景复杂性的担忧,并隐晦提到了某些“不稳定因素”。然而,穆勒在仔细观看了李锐“泄露”过来的、关于张克勤助理和赵文斌的“问题”材料后(虽然证据模糊,但足以让人产生联想),这位以严谨和厌恶风险着称的德国总裁,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第二天上午的关键深度谈判,在青州政府会议室内举行。窗外阳光明媚,室内气氛却紧张得能拧出水来。双方就技术转让、本地化率、投资规模等核心条款进行了激烈而专业的交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