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家族浮出(1 / 2)
省发改委小会议室的灯光亮得有些刺眼,将每个人脸上或凝重或困惑的表情都照得清清楚楚。空气中还残留着刚才激烈讨论留下的淡淡烟味和紧张感。规划处处长刚做完汇报,额角还带着细汗,他看向主位的林峰,语气带着不解和愤懑:“主任,发展规划司这几十条意见,条条都打在要害上,可很多问题我们之前汇报材料里明明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他们这……这简直是吹毛求疵,故意刁难!”
林峰没有立刻回应,他指尖无意识地在那份厚厚的质询文件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扫过在座的吴婷和其他几位处长。吴婷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其他人则大多面露忧色。
“是不是我们哪里工作没做到位,引起了部里领导的误解?”一位副处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误解?”林峰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冷静的深邃,“或许吧。但更可能是,有人希望我们‘被误解’。”他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水,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恰如他此刻的心境。“部委层级高,掌握的信息和角度与我们不同,提出一些尖锐意见,也在情理之中。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专注而有力量:“吴主任,你牵头,组织最强的力量,针对这几十条意见,逐条准备最翔实、最有说服力的回应材料。数据要更扎实,案例要更典型,逻辑要更严密。不要抱怨,不要觉得委屈,我们要用无可挑剔的专业性来回应所有的‘质疑’。”
“明白,林主任。”吴婷立刻点头,眼神恢复了干练,“我会亲自盯这件事,确保材料过硬。”
“另外,”林峰补充道,“请示函已经发出,邀请发展规划司的领导下来实地调研指导。我们要做好接待和汇报的准备,态度要诚恳,姿态要放低,但我们的底气和信心,也要通过工作和材料展现出来。”
会议在一种压抑却又目标明确的氛围中结束。众人离去后,林峰独自在会议室坐了片刻,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时阴沉了下来,乌云堆积,似乎酝酿着一场夏日的雷雨。他揉了揉眉心,那股被无形之手扼住咽喉的感觉愈发清晰。发展规划司……袁春明……这名字背后牵扯的,恐怕不仅仅是工作思路的分歧。
他需要更准确的信息,需要有人帮他拨开这京华深处的迷雾。想到这里,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李老,我是林峰。最近得了点好茶叶,不知您老晚上是否有空,方便我去叨扰一杯?”他的语气恭敬而自然。
电话那头传来李老爽朗却带着一丝了然的笑声:“呵呵,小林啊,你这茶,怕是没那么好喝哦。行吧,晚上过来,陪我老头子手谈一局。”
傍晚,林峰提着精心准备的茶叶,走进了李老那座位于省委家属院深处、带着独立小院的二层小楼。小楼有些年头了,外墙爬满了青藤,显得幽静而古朴。推开院门,一股清凉夹杂着院内花草泥土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闷热的都市仿佛两个世界。
李老正在院中的石桌上自己跟自己下棋,棋盘上黑白子纠缠,杀得难解难分。看到林峰,他指了指对面的石凳:“来了?坐。自己泡茶,水是开的。”
林峰应了一声,熟练地烫杯、洗茶、冲泡,动作行云流水。碧绿的茶汤注入白瓷杯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暂时驱散了心头的些许阴霾。
“李老,您这院子,真是闹中取静,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林峰将一杯茶奉到李老手边,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羡慕。
李老拈起一枚黑子,落在棋盘某处,发出清脆的“啪”声,头也不抬地说:“静?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小林,你这半年,风头出得可不小,步子迈得也够快。”
林峰心中一动,知道李老已经猜到了他的来意。他苦笑一下,也拿起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上,姿态放得很低:“晚辈年轻,很多事看得不透。最近部里对我们示范区的规划有些……不同的看法,心里有些没底,特意来向您老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