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柔情破防(1 / 2)
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的技术通气会,在吴婷的高效协调下,于当天下午就在研究院一间布置简洁但设备齐全的会议室里悄然举行。没有鲜花,没有横幅,只有前方悬挂的投影幕布和台下寥寥数位被严格筛选过的、在财经和工业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媒体记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打印机墨粉味和笔记本电脑散热的气息,营造出一种专注而务实的氛围。
许薇站在台上,依旧是那身白大褂,素面朝天,眼神清澈而专注。她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操控着PPT,将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数据、对比图表、三维模拟动画以及第三方检测报告,清晰、冷静、一条条地展示出来。她的声音平稳,没有抑扬顿挫,却带着一种由无数实验和数据支撑起来的绝对自信。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和纳米级齿面拓扑优化,我们成功将啮合精度稳定控制在这个区间,”许薇指着屏幕上一条几乎呈直线的精度波动曲线,“同时,通过材料相变动力学模型反演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使得部件寿命预估提升了2.3倍,全面达到并部分超越了项目预设的最高标准。”
台下原本带着几分审视甚至准备挑刺的记者们,渐渐被屏幕上那些过硬的数据和许薇无懈可击的专业阐述所吸引,不时发出低低的惊叹,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划动。当那闪烁着金属冷光的实物样品被传递观摩时,那种精密机械带来的视觉和触觉冲击,更是让所有质疑都显得苍白无力。
提问环节,有记者试图将话题引向最近的舆论风波,委婉地问及项目是否受到干扰。齐院长接过话头,笑容可掬但语气坚定:“科研工作,讲究的是实事求是。我们的所有数据和成果都经得起任何形式的检验。至于外界的声音,”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旁边神色平静的许薇,“我们相信,在绝对的技术事实面前,其他都不值一提。”
许薇更是直接,面对一个试图探究“背后故事”的问题,她微微蹙眉,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耿直:“我不关心项目之外的事情。我的工作,就是确保每一个数据真实可靠,每一项结论有据可循。这个项目,做到了。”
她的纯粹和笃定,反而成了最有力的澄清。通气会结束后,几位资深记者私下交流,都认为这份技术成果的“含金量”极高,之前的那些“技术造假”指控,现在看来如同笑话。一篇篇基于事实、侧重技术突破本身的报道,开始在专业的圈子里酝酿。
---
几乎在技术通气会进行的同时,省发改委主任办公室内,林峰接到了苏曼打来的电话。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比平时少了几分清冷,多了几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和坚定。
“林峰,网上的事情,我看到了一些。”苏曼开门见山,省略了客套,“我们那个医疗大数据项目的审批被卡,看来也是对方连环计的一部分。”
“嗯,意料之中。”林峰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逐渐暗淡的天色,声音平静,“他们想全方位施压。你那边还好吗?”
“我没事。”苏曼语气果断,“不过,我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得逞。那个国产技术方案,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性价比,都优于他们想塞进来的‘国际供应商’。我刚刚以省卫健委专家组和项目组的联合名义,起草了一份技术评估说明和强烈建议函,已经正式提交给部里相关司局,并抄送了分管部领导。”
林峰心中一动,苏曼此举,等于是用专业的权威性,在官方渠道为项目的技术路线正名,直接对抗袁家施加的影响力。这份胆识和担当,让他心头暖流涌动。
“苏曼,谢谢你。”他的声音低沉而真诚,“这会让你也承受很大压力。”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苏曼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的声音:“压力我不怕。我只是……不想看到正确的事情被歪曲,更不想看到你一个人面对这些。”她停顿了一下,声音稍稍放缓,带着一种罕见的温柔,“晚上……你有安排吗?如果方便,我想见见你。”
这近乎直白的邀请,让林峰微微一怔。他能感受到苏曼话语中那份超越同事或普通朋友的情谊,那份在风雨欲来时想要彼此依靠的渴望。他想起那晚在办公室她的脆弱与依赖,心头微软。
“好。”林峰没有犹豫,“地方你定,安静些就好。”
“嗯,我知道一个地方,晚点发地址给你。”苏曼的声音里似乎多了一丝轻快,随即恢复了工作语气,“那份建议函,我会盯着后续。你自己也小心。”
挂了电话,林峰握着手机,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与苏曼通话时那份微妙的暖意。苏曼的主动出击和此刻的邀约,像是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舆论阴霾带来的压抑感。他意识到,这些与他命运交织的女性,不仅是他情感的寄托,更是他事业上不可或缺的盟友和支撑。
傍晚,林峰处理完手头紧急公务,婉拒了小杨安排的晚餐,自己开车来到了苏曼发来的地址——位于城南文化区的一家隐秘的私房菜馆,名为“竹语”。这里门面不大,掩映在一片翠竹之后,推开厚重的木门,里面是别有洞天的雅致庭院,小桥流水,灯笼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和食物原材的清香,环境极为幽静。
服务员将他引到一个独立的包间,推开移门,苏曼已经在了。她脱去了白日里严谨的职业套装,换上了一件浅杏色的羊绒针织长裙,勾勒出窈窕的身段,长发松松挽起,露出线条优美的脖颈,少了几分官威,多了几分温婉柔美。桌上已经摆好了几样精致的开胃小菜和一套素雅的茶具,氤氲着热气和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