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联盟聚力(1 / 2)
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内,许薇那纯粹而坚定的信任,如同精密仪器中一颗关键齿轮的精准咬合,让林峰推动技术产业化的决心更加坚定。与此同时,来自秦风关于袁家对许薇团队“另有所图”的警示,则像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提醒着他前路的凶险与复杂。必须在对手反应过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将技术、资本、政策拧成一股无可撼动的力量。
几天后,省发改委一间中型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空气中弥漫着新打印文件的油墨清香、皮质座椅散发的淡淡气味,以及一种混合着期待与决心的昂扬气息。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汇聚了决定“精密传动研发应用中心”命运的核心人物。
林峰作为主导者,坐在主位,气度沉稳。他的左侧依次是代表着官方意志与协调能力的吴婷,以及提供最强技术支撑的许薇(她今天依旧穿着简洁的便装,但神色比在实验室时多了几分郑重)和省机械院的齐院长。右侧,则是资本与市场的代表——“旭日科技”的李总,精密模具的张总,自动化控制的王总。周岚作为青州市长、未来重要的应用场景提供方和紧密政治盟友,也特意从青州赶来,坐在林峰右手边第一个位置,姿态优雅从容。
“各位,今天这个会,只有一个目的。”林峰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清晰,“就是把我们之前议定的‘精密传动研发应用中心’,从蓝图变成现实,把签字笔落在合同上。”
他言简意赅,直接切入主题:“中心的性质,混合所有制。省机械院以许薇博士团队的专利技术、部分设备及人才团队评估作价入股,占股30%,拥有技术路线一票否决权;‘旭日科技’、张总公司、王总公司三方共同现金出资,占股60%,负责市场开拓、生产制造与后续融资;省发改委通过高技术产业专项基金,以无息借款和贴息方式投入支持,不占股,但享有监督权和优先推广应用权。”
条款清晰,权责明确。这既是林峰平衡各方利益的智慧,也是他确保技术主导权不被资本稀释的底线。
李总率先表态,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爽快:“林主任,方案我们没意见!许博士的技术我们亲眼见过,过硬!这钱,我们投得放心!后续厂房、生产线,我们‘旭日’牵头,保证用最快的速度建起来!”
张总和王总也连连点头:“没错!有了这核心技术,咱们的模具精度、自动化生产线效率都能再上一个台阶,以后跟国外那些大牌叫板,底气也足了!”
齐院长激动得脸色泛红,握着钢笔的手都有些微微发抖:“好!好啊!我们研究院盼了多少年,就盼着自家的技术能真正走向市场,创造价值!林主任,您这是给我们研究院,给所有埋头搞科研的人,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啊!”
所有人的目光,最后都聚焦在许薇身上。她是技术的灵魂,她的态度至关重要。
许薇感受到众人的注视,微微吸了口气,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代表团队,同意方案。我们只有一个要求,中心必须设立独立的技术研发委员会,由我们团队主导,确保所有研发活动和技术决策,不受非技术因素干扰。”
“这是自然。”林峰毫不犹豫地肯定,“技术研发委员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会白纸黑字写在章程里。许博士,你和你的团队,只管心无旁骛地攀登技术高峰,其他的,交给我们。”
他的承诺,如同给许薇吃了一颗定心丸。她轻轻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钢笔,在需要她签名的地方,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字迹清秀,却力透纸背。
接下来,便是其他各方代表依次签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此刻显得格外悦耳,仿佛象征着一种全新力量纽带的缔结。
当最后一份文件签署完毕,林峰率先鼓起掌来。顿时,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振奋的笑容。视觉上,签完字的文件被整齐摞起,投影屏上的规划图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听觉里,掌声和笑声交织。嗅觉中,那文件油墨味似乎也带上了成功的芬芳。
“恭喜各位!也祝贺我们的‘精密传动研发应用中心’正式启航!”林峰提高声音,压下了掌声,“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落地,更是我们这种‘官、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必将成为我们省,乃至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一颗耀眼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