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策反(1 / 2)
京城秋意渐浓,冷风卷起街边的落叶,更添几分肃杀。酒店套房内,林峰面前的茶几上摊开着笔记本电脑和几份打印出来的资料,空气中弥漫着浓咖啡的苦涩香气,这是他熬夜奋战后的痕迹,是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是键盘偶尔的敲击声和他自己略显沉重的呼吸。
李锐的最新情报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袁家操控的那份智库内参报告已然成型,措辞比预想的更为尖锐恶毒,不仅全盘否定“玄鸟”技术的战略价值,更隐晦地将林峰团队描绘成“好大喜功”、“绑架舆论”、“可能损害国家整体产业布局”的麻烦制造者。报告递交在即,留给他的时间窗口正在急速关闭。
常规的补充材料、舆论反击,在这种级别的“专家定性”面前,恐怕效力会大打折扣。必须找到更直接、更致命的破局点!林峰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如同精密雷达扫描着所有可能的目标。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个名字上——陈国华,那份恶意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也是那家智库中在高端装备领域颇有建树的资深研究员。
“李锐,我要陈国华的所有资料,越详细越好,尤其是他近期的动向、人际关系、经济状况,还有……他有没有什么特别在意或者纠结的事情。”林峰对着加密手机沉声下令。
“明白,峰哥,重点挖掘。给我一点时间。”李锐领命。
等待是煎熬的。林峰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再次审阅吴婷和许薇团队发来的、经过紧急调整后的补充材料。材料本身已经足够出色,但能否穿透那层由“权威”和“恶意”编织的迷雾,他并无十足把握。
几个小时后,李锐的信息传来,带着一丝兴奋。
「峰哥,有重大发现!陈国华的儿子去年通过袁家的关系,进入了美国一家顶级投行工作,职位和薪资都远超正常水平。此外,陈国华本人虽然学术地位不低,但在智库内部一直被另一位更擅长钻营的副院长压制,多年未能更进一步,心中颇有郁郁之意。最近,他主导的另一个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项目,经费申请被卡,据说就是那位副院长暗中作梗。还有,我们监测到他和那位副院长最近一次内部会议后的通话,语气相当不愉快。」
林峰眼中精光一闪!突破口找到了!
袁家给予的利益输送(儿子工作)、个人在事业上的失意与内部矛盾、以及对当前研究项目的担忧……这些都是可以撬动的支点!陈国华并非铁板一块,他也有软肋,有诉求,有不满!
“能否安排一次与陈国华‘偶然’的会面?地点要隐蔽,确保安全,不能引起袁家和智库那边的警觉。”林峰立刻问道。
「可以!他每周三下午会固定去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查阅资料,那是他个人的研究习惯,我们可以制造机会。」
“好!就定明天下午!”林峰斩钉截铁。
第二天,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这里光线柔和,安静得能听到书页翻动的沙沙声,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油墨特有的、令人心静的沉香。林峰提前到来,选了一个靠窗且相对僻静的位置,假装翻阅着一本地方志,眼角的余光却留意着入口。
下午三点,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形清瘦、眉头似乎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的中年学者走了进来,正是陈国华。他习惯性地走向某个书架,开始查找资料。
林峰计算着时间,在他抱着几本厚厚典籍走向阅览桌时,看似不经意地起身,两人在过道“巧遇”。
“抱歉。”林峰侧身让路,语气温和。
“没事。”陈国华下意识地回应,抬头看了林峰一眼,似乎觉得有些面熟,但并未立刻认出。
林峰却适时地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惊讶表情:“您……是智库的陈国华研究员吧?久仰大名!我拜读过您那篇关于高端装备产业路径依赖的论文,深受启发!”他主动伸出手。
陈国华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在这里被人认出,尤其是对方还提到了他颇为自得的一篇旧作。他伸手与林峰轻轻一握,脸上的郁结稍缓,带上了几分学者被认可后的矜持:“您是?”
“我叫林峰,来自S省发改委,目前也在为一些产业政策的问题头疼,特意来查点资料,没想到能遇到您,真是荣幸。”林峰笑容真诚,姿态放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