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淬火成钢(1 / 2)
省委组织部所在的办公楼,与省政府大院相隔不远,却自成一体,气氛更为肃穆。三天后的上午九点整,林峰准时出现在组织部小会议室的门口。他穿着一身熨帖的深色西装,白衬衫扣到最上面一颗,领带打得一丝不苟,神情平静,步履沉稳,唯有细看才能发现他眼底深处那抹历经淬炼的锐利。
组织部的小会议室布置简洁,墙上挂着党旗和国旗,椭圆会议桌光可鉴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文件油墨混合的气味;异常安静,只有空调低沉的运行声和林峰走进时轻微的脚步声;除了上述气味,似乎还隐约有一种属于权力机构的、冷峻而不可捉摸的气息。
会议室内已经坐了三人。居中的是省委组织部分管干部监督的副部长张克明,五十多岁年纪,头发梳得整齐,面容严肃,看不出喜怒。左侧是干部监督处的王处长,也就是之前打电话通知的那位,此刻正低头翻看着一份材料。右侧则是一位相对年轻的干部,负责记录。
“林峰同志来了,请坐。”张克明副部长抬了抬手,语气平淡,示意林峰在对面坐下。
林峰微微躬身致意,从容落座,双手自然交叠放在桌面上,目光平静地迎向张克明。
“林峰同志,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按照组织程序,进行一次例行的谈心谈话,了解你近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张克明开门见山,语调没有太多起伏,“你可以放松一些,如实向组织汇报即可。”
“感谢组织关心,我一定如实汇报。”林峰点头,语气诚恳。
谈话起初围绕着一些宏观问题展开,例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以及省发改委近期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林峰的回答条理清晰,引据充分,既体现了政治高度,又结合了本省实际,展现出一名高级干部应有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张克明偶尔点点头,王处长则一直在本子上记录着。
然而,随着谈话的深入,问题的指向性开始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林峰同志,”张克明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但问题却犀利起来,“近期,网络上,包括一些海外媒体,出现了一些关于你个人的不太负责任的报道和言论,不知你是否关注到?对此,你有什么想向组织说明的吗?”
来了。林峰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坦然:“张部长,我注意到了相关的不实信息。这些报道捕风捉影,歪曲事实,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抹黑我个人来干扰我省正常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严正谴责。我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关系,均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组织规定,经得起任何调查。我愿意随时接受组织的审查。”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态度,又划清了界限,将个人问题与工作切割开来。
张克明不置可否,继续问道:“有反映提到,你在推动‘玄鸟’技术及相关项目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个人意志’,有时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在项目被上级叫停后,仍存在一些‘情绪化’的言论和行为?对此,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更为凶险,直接质疑他的组织纪律性和政治成熟度。
林峰深吸一口气,语气沉稳而坚定:“张部长,在推动‘玄鸟’这类关乎国家战略和全省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时,作为具体负责人,我确实倾注了大量心血,也承受了巨大压力。但我始终坚信,我的所有工作都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严格遵循科学决策程序和组织原则进行的。对于项目的暂停,我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并在后续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至于所谓的‘情绪化’言论和行为,纯属子虚乌有。我一直告诫自己和团队,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看待挫折,将精力集中在做好后续工作上。”
他巧妙地将“个人意志”转化为“责任心”和“投入度”,将“情绪化”的指控直接否定,并再次强调了对组织的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