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上班日常二(1 / 2)
上午的对接会议在外交部三楼会议室举行。
中方文化部的代表刚拿出项目方案,伊丽莎白身边的助理就皱起了眉头,低声用Y文跟伊丽莎白交流,原来方案中“传统戏曲交流”部分,对方担心中国戏曲的文化背景过于复杂,Y国观众难以理解。
林青霜敏锐地捕捉到两人的担忧,在双方暂停讨论时,主动开口:“其实我们可以在戏曲表演前,增加一段10分钟的短讲解,介绍戏曲的角色行当、脸谱含义,比如红色脸谱代表忠义,白色脸谱代表奸诈,这样既能帮助观众理解,又能增加趣味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挑选《霸王别姬》《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类有爱情、忠义主题的经典片段,这些主题在各国文化中都有共鸣。”
她的提议刚说完,伊丽莎白就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太棒了!林,你完全懂我们的顾虑。
之前在其他国家做文化交流,就是因为缺乏背景介绍,很多观众只能看懂表面的表演,没法体会深层的文化内涵。”
中方代表也连连点头,当场让工作人员修改方案,原本略显僵持的讨论氛围瞬间变得融洽。
会议结束后,文化部的张主任特意拉住林青霜:“小林,今天多亏了你,不然这个环节还得耗很久。你不仅英语好,还能准确把握双方的需求,真是个难得的人才。”
下午的故宫参观环节,林青霜化身为专业讲解员。
走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前时,伊丽莎白停下脚步,指着匾额后面好奇地问:“我听说清朝的皇帝会把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密诏里,藏在这个匾额后面,这是真的吗?”
林青霜点头,伸手示意众人看向匾额上方的木盒:“没错,从雍正皇帝开始,为了避免皇子争夺皇位引发内乱,就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皇帝会写两份密诏,一份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另一份自己随身携带,等皇帝驾崩后,大臣们再将两份密诏对照,确认皇位继承人。乾隆、嘉庆等几位皇帝,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继承皇位的。”
说话间,一群外国游客被两人的对话吸引,纷纷围过来听讲解。
其中一位来自法国的游客用英语提问:“中国的皇宫这么大,皇帝和妃嫔们平时怎么交流?会不会像欧洲宫廷一样,有很多礼仪限制?”
林青霜笑着解答:“清朝的宫廷礼仪确实很严格,比如妃嫔见皇帝要行‘跪拜礼’,说话要自称‘奴才’。不过皇帝也会在御花园、养心殿等地方与妃嫔、大臣们闲聊,就像普通家庭一样。
比如乾隆皇帝喜欢写诗,经常和大臣们在御花园联诗,还会把妃嫔们的画作挂在书房里欣赏。”
她的讲解既专业又生动,还穿插着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引得周围游客频频鼓掌,甚至有游客拿出手机录像,嘴里不停称赞:“这位中国翻译太厉害了,比我们请的导游讲得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