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1(2 / 2)
这个表录可不是刘暹一个人能列下来的,这还包括着他身边的御医。也是和几人之力,把这个搞了出来,囊括甚是全面,覆盖了日常几乎能够遇到的全部问题。
这本书的编撰用去了一年的时间。然后在新秦16年,就正式成为了全部医学学校的通用书籍了。且还真如原时空的赤脚医生手册一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都销售火爆了。
定价只有十二元的一本书,有几个家庭是买不起的可不要轻视了刘暹在中国的威望。这本书是他召集人手。出资编纂的,那天然的就等于做了大大的广告。就好比后世央视一套天天19点58分搞宣传一样。一上市,第一版印10万册。就被百姓们一抢而空,后来数次加印。最后印了200万册还要多,这就是后话了。
刘暹该拨款二十亿给下面的省府地方。专门用于建卫校,日后他还会拨款给地方乡村建立农村卫生站、卫生点。他虽然不会因为全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医疗力量集中在城镇而勃然大怒,却也挂心数亿乡村农民的医疗卫生。
还有那乡村小学。举国五万万伍仟万人,每年该上学的适龄儿童至少有六百万,即使一所学校三百人,也需要两万所学校。可现在全国上下的新式小学有五千所吗可能有。但绝对不会达到一万所。中国的文盲比率还依旧很高。而英国现在已经施行小学阶段的全国义务教育了。
这就是中国跟英法等老牌帝国的差距所在。虽然这些年中国的文盲率在一路走低,已经降到了70以下,但刘暹看了一边小日本的新式教育进度之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早在刘暹修理小日本那一年,1873明治6年,日本就有新式小学12558,教师25531,学生1145802。适龄儿童入学率接近30,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去年东京日本政府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就超过了50,其中男性适龄儿童数学里为6672,女性的为3223。这两个数字可是远超现在的中国的。当然了,在总体上和高端技术上,日本是远不如现在的中国。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日本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别看现在中国已经彻底压制了日本,但照如今这情况发展下去,一百年后的南北日本,如果还没有统一的话,真有可能变成亚洲的荷兰和比利时。
第六百七十一章一场持久的文化战争
随着新式教育全面铺开的还有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普及工作。这两样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前者早在中国就有,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楷书的减笔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期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由是被称之为俗体字。
刘暹很清楚繁体字有多么难写,那复杂的笔画用毛笔来书写,是能死人的。这方面他最感觉鲜明的例子就是他自己,那当初穿越后,直接变成了一个半文盲。一手毛笔字跟龟爬的一样儿。穿越两三年了,一应文书都是要范德榜代笔。他自己在军营里的文书往来,是他特意招来的石墨制成的简易铅笔。
简体字比繁体字有太多的便易了。唯一的不好之处可能就是在书法美观上,亦或是某些文字真的能够观出文化传承、演绎来。但这点好处跟百姓的扫盲运动和学生的学习开展比起来,就变得不值一提。简体字让这些比繁体字变得更加高效。只此效应,简繁之争就胜负已定。
但是推行依旧由很大的阻碍。毕竟如今社会的成功人士们,都是写着繁体字成才成人的。
山东济南某公立小学里,一位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着简体字,边写边向自己的学生介绍简化汉字:“同学们,以后上課、上學就可以写成上课、上学了。大家看,是不是简单了很多呀”学生们眼睛全部发亮,高兴得鼓起掌来。
“今后啊。咱们再写字,就要写这样的字。朝廷颁布了法令。简化字体笔画,大家。以后就能更方便轻松的学习和写字。”
“现在老师在黑板上会抄下简化字总表,同学们也跟着每人抄写一份”
整个简化汉字的推行过程当中,北方和西南是比较容易的,广东、湖广和江南是很艰难的。艰难的让刘暹有种打仗的感觉,虽然这确实是一场文化的战争。
这些地方很多的文人墨客和大儒学者,对于简化汉字很不感冒。他们认为繁体字是中国祖先几千年来积累的精华,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创造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有含义的,而简化汉字时。把一些有意义的繁体字简化的没有意义了。所以简化汉字在这些地方学校里的推广力度是有限的,报纸上就更不用多提了。报业是讲效益的,他们可不敢冒着销量大跌,影响力大挫的风险来支持国家的号召。倒是上海、广州等沿海地区的无、产阶级真正的保持了自我的先进性。上海浦东某一夜校的学习班里,里坐满了参加扫盲补习班的工人师傅,说道这简化汉字,不止一位工人师傅站起来,高兴地称赞简体字。其中一人更是举了例子,说:“體、慶、巖、關、盡、邊这几字。学了半年总记不住,现在简化成体、庆、岩、开、尽、边,轻轻松松就记住了。”
“可不是,之前俺一晚上才学会十个字就高兴地了不得了。现在这才一个小时。我就记住了二十个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儿也高兴的对教员说道。
这些干工吃饭的劳动人民,不会讲什么文化精髓和传统,他们讲的是实效。那一种字能让他们最快的学习、使用了。他们支持的就是那一种。
但是这些人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力,还是微乎其微的。就连成为了半公半民性质的工友会。随着这些年工人、童工、女工各方面福利、伤病、保护政策和法律的一一下达,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随着政府机构的严密与强势,也再没有先前时候的威风了。
刘暹在举国上下的威望,可能真的不逊色于红朝太祖多少,但是整个朝廷,整个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比之红朝开国时期差的就太多了。简体字推广工作还有的时间要用。
倒是汉语拼音和普通话普及工作展开的很好。出现已经小二十个年头的汉语拼音早就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先学拼音的孩子一年能认识1000个以上的汉字,后学拼音的孩子只能认识600多个,而不学习汉语拼音的孩子一年能书写二三百个汉字就是不错了。几乎是一半一半的向下差。
还有那些标记了拼音的课外阅读书籍,一年下来,学拼音的孩子课外阅读量能够达到5万字,而不学拼音的孩子只有1万到15万字。
拼音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国家各处的图书馆也采用了拼音的编序和检索方法,工作效率很是提高了许多。这比那偏旁部首和笔画来编序可好多了。它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检索方法。据一个图书馆统计,在同等熟练程度的条件下,过去按汉字笔画编排1000张书签的时间,按拼音字母可以编排3500张;过去按笔画查200种书名的时间,按音序可以查700750种。总之,编排书签和使用书签查书的效率都提高了至少三倍。而且,由于拼音字母的规律性强,不易排错,在同等熟练程度的人员操作的时候,编排的错误率能减少了7080。
就是1885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就第一次加入了汉语拼音检字法,受到了一致好评。江南之地诸多的文人墨客也没在这上面起嘀咕,原因刘暹很清楚。汉语拼音等同朝廷现今提倡的官话普通话。
刘家的新秦,可没有什么南直隶、北直隶,没有什么南京官话做国语,一切以普通话为准。而对于诸多的文人墨客们来说,不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官话,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汉语拼音在南方推广很快,简化字则相对缓慢的多。
刘暹又不准备用强硬手段,就只这么一点点来了。最多到下一任内阁的时候,修改一下新闻法,规定所有出版书籍、报刊、文字等等,一律要规范用字。是的,规范用字
吉尔吉斯山下。
一个去年夏天才新设立的县,一个全县人口都没有五万人的县。
这是一个崭新的县,却也是一个复杂的县。因为这里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五万人口,有当地的吉尔吉斯土著,有些许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南疆的国人,占了总人口将近四成的汉人,上万名从建设兵团中出来的旗人和原汉奸,现在他们被统一归类为满人。放到一百年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