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490

分节阅读 49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就在中国国内宣传战打响的时候,国家的正常运行也始终在保持着平稳。刚刚有那么一点后世湾湾拉选票规模声势的国内舆论宣传,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8月20日,中国宣布35的英国贸易商品提高关税额,其中很多都是交易量低少的小项,真正的大项只有一个,可是就这一个就让英国人感到了真心的疼痛印度出口的棉花被提高了15的关税

这当然是中国政府对于中东战争发起的报复。

信息清晰无比。

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或多或少的迎来了一波关税提高,但其中最多的就是英法。

法国人与中国很少有直接的贸易往来,但英国不一样。除了之前战争期间间断的几年外,中英之间的贸易金额一直都是位列前五,甚至是前三的。

别看印度棉花被提高了关税似乎只是一项惩罚,英国人可是知道,在中国的西北部,中亚和新疆的棉花种植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两个地方的棉花质量也非常优异,尤其是新疆棉。这才几年时间全世界都打响了名头。

中国自产的棉花增多,从外进口的数量自然就在减少。而且最近两年北美也得棉花产量也在恢复,虽然运输费用要比印度棉高出很多,可北美的变化不需要关税啊。那属于中国的内部交流。都在不断地挤压着印度棉的市场占有率,现在又提高印度棉的关税,实在令英国人不能不联想到整个棉花市场。中国人极有可能是借机生事,提高印度棉的价格,减少印度棉的市场份额。

如果英国人因为气恼或是短视、自高自大,认为中国离不开印度的棉花,以此跟中国展开贸易战争,别的商品种类前景如何,现在还没谁说的准确,可印度的棉花,一旦这时儿离开了中国市场,很难想象它们是否还能重新回到这个国度。

眼下之英国,不愿意正式中国的实力和地位的人依旧有很多很多,但是在白厅,这种人绝对是小数。大英帝国的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更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即使在之前的战斗中他意志坚定的支持俄国和美国,和中国为敌,但谁也不能说他是一个头脑不清醒的人。

保持着清醒和理智的大英帝国的大脑,清楚的认识到印度棉花站在了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在国会上他用犀利的言辞痛批了一小部分议会代表针对中国发起反击的提议,坚定的通过法案,减小印度棉花的出口税率,降低成本,尽全力维持它们在中国的市场。另一边让英国驻中国大使萨道义爵士,向中国政府提起外交抗议。

中国不为所动,到了25日,再度就中国出口到英国的一部分商品进行了限制,其中包括生丝、黄连、奎宁、清肺止咳的枇杷类药物和新兴神药阿司匹林。

生丝的作用不需要多言。现在军事和民间有太多的东西要用到它了。而除了中国以外的别的几个生丝生产国,日本、波斯等等,或是要巴结着中国,或是中国的小弟,而且它们的产量加在一块还没中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多。中国绝对是生丝世界的主宰者。

黄连则是中国出口欧洲的传统商品之一,只是之前的数量都不大。但自从这种药品和黄连素在巴拿马运河工地表现出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之后,欧洲人再一查探消息,接着发现黄连还是中国进军南洋和雨林作战的必备药品,一下子就在全世界打响了名头。

第七百八十九章掀起反英浪潮

枇杷类药物是坐上了黄连的顺风车,一块在欧洲出的名。

巴拿马运河就算是再地处热带地区,雨水丰富,工地中狼烟动地场景也是少不了的。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占据着领导岗位的中国人,就将大量的止咳糖浆和枇杷膏待到了巴拿马,很快日本人也受到了影响。当西方人的眼睛关注着巴拿马运河的时候,顺带就让枇杷类药品一块进入了西方世界的眼睛。

欧洲的工业绝对是发达的,而越发达的地方空气质量就越不好,枇杷这东西清肺止咳,在欧洲工业发达的区域里有不小的市场。

这些年中国的实力不断在强大,世界形象的改变让中国本土一些本来不被西方世界看在眼中的物品,如今有了全新的价值。医药类是其中之一,很多丸剂、丹剂、散剂和煎膏剂的,能够外敷口服的中医药,都成为了近几年中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全国的医药业也都在发疯了样的把中药体系中占据着主体地位的汤剂类药品,做成具有同等效用的口服型药品。不需要保证同等的功效,只要具有相应的功效就行。而且还需要适合大众。

中医药对病人的关注是方方面面超级多的。一样的药,一样的病,只要人不一样,治不好病,甚至让病人病情变的更恶化,都不是啥稀罕事。能够适应大众化,这才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最大难题。

所以,现今中国的中医药出口药物,要么是已经解决了这一点枇杷膏。要么就是黄连这种直接的药材,跟南洋出产的奎宁。也就是被康熙当成神药的金鸡纳霜,是一个性质。

金鸡纳霜原产地是美洲秘鲁。是防治热病,尤其是疟疾的特效药,为欧洲人开拓一个个殖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南洋的金鸡纳霜,准确的说是东印度群岛上的金鸡纳霜,其产量是什么时候远远地将南美原产地甩在身后的,刘暹不知道,他也不需要知道。他只要能确认全世界至少80的奎宁产自南洋,这就足够了。

英国人在印度和非洲地区有着大量的利益,他们离不开这种东西。

而阿司匹林就是近两年才在中国市面上出现的神药了。中队里则已经出现了将近七年,是军队中常备的镇痛解热药品,另外对抗风湿,促进痛风患者尿酸的排泄,抗血小板聚集及胆道蛔虫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

这自然是在刘暹的主导下产生的又一项显赫的发明成果了。之所以拿到市面上来,是刘暹记得这东西就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集的这段时间中发明的。具体是谁他就记不得了。

刘暹除了组织人力物力研发阿司匹林,还让人研发了青霉素,至于在青霉素之前大规模流行的另一种抗菌消炎药品磺胺,刘暹是真心不知道那玩意儿是什么。他化学超差的。那青霉素看名字就知道。而且多次出现在小说当中,让刘暹好歹有些印象。阿司匹林更是与柳树皮化了等号,刘暹对于这种药物的贡献,就特么这一句话了。只是提供了足够的经费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