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423

分节阅读 4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你把如此诱惑给朕,朕如何能捨弃”赵煦说完,瞪了张正书一眼,好像罪魁祸首是张正书一样。

张正书摸了摸鼻子,自己倒两头不是人了。“这是好事啊,假以时日,我大宋军队将无敌于天下”张正书这句话是真心实意的,现在养马的方法有了,良马也不是问题,待得水力锻机造出来,或者直接等蒸汽机造出来,这甚至能打出比宋军重步兵甲胄防御力更强,却要轻得多板甲。这事赵煦也知道的,毕竟私造甲胄是造反的大罪,要杀头的。

这不,张正书甚至把水碓捶打甲胄的“秘法”都献出来了,赵煦也下令,要用新法来打造铠甲兵刃。再加上杜绝了任何人从中渔利,这武器质量肯定会上得去的。之前大宋武器之所以那么垃圾,完全是因为有人中饱私囊。

这里面,有多少陷阱呢

反正放在后世,够枪毙好多人的了,绝对是震惊天下的大丑闻啊

这垃圾的武器,再加上将门吃空饷,没有战马,这军队战斗力如何提升得上去这会不一样了,赵煦开始了军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让所有禁军军官,都要到皇家军校学习一趟。有了张正书的模版,还有步兵操典,只要是从皇家军校出来的军官,一个个都会被洗脑的。不敢说绝对忠君爱国,但他是绝对不敢造反的。为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按照这模式下去,天下禁军迟早会归心朝廷的。煽动造反,那是一点用处都没啊

别的不说,这军队里都是皇帝的“死忠粉”,你怎么造反都没喊出声呢,那一边就被人按倒了。

这确实是好事,天大的好事。但是,得罪的人太多了。原本以为张正书是武臣这边的,现在朝中那些个将门,都要恨死张正书了,没事乱出什么主意啊这不,空饷吃不了,收入锐减啊这怎么办呢

张正书不曾想,他无意间,又惹出大祸来了。

现在,唯有不是将门的武臣,跟张正书是一条心的了。其他文官也好,将门也罢,都对张正书是咬牙切齿的。无他,因为动了他们的利益了。瞧瞧看,为啥章惇现在都被攻击啊因为章惇力主推行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按好坏来交田赋,让那些乡绅土豪,甚至文官家里都要多交税赋了。而一些税赋沉重的农民,则得到了解脱。

章惇尚且被攻击得这么厉害,这还是改良过的办法,比王安石温和多了。可想而知,张正书这样的举动,能不引起文官将门的愤恨吗

文官倒不是在意军器监那些个钱银,这都没啥。关键是,武臣的地位眼瞧着就要起来了,这些文官能不急

将门呢,则目光短浅些,老是关注在钱银上,这也是没救了。当然了,将门中也有明白人,自然明白这其中也是隐藏祸患的。别看张正书此举是要拔高武臣地位,但在皇帝心中,这武臣始终是要防备的。也就是说,位置高了,一样比不过文官,何苦来哉更何况,一旦有武臣越矩,惹怒了皇帝,那更是祸事一件。

很荣幸的,张正书又背起了这口黝黑的黑锅。

这事,张正书听赵煦这么一说,他就了然于胸了。好在,张正书培养新兴利益集团的脚步也不慢。一些老资格的将门,都慢慢地被张正书的糖衣炮弹“腐蚀”了,甘愿开作坊赚钱,而不愿意吃空饷了。

为啥

这吃空饷之前是皇帝默许的,不然你真当皇帝不知道啊现在皇帝不允许了,你再这么闹,就是跟皇帝做对。这将门还敢跟皇帝做对,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吧所以,老牌将门都看得很通透,但凡是和军队有关的利益,他们都立马抛却了,把精力转移到办作坊,经商上面来了。

剩下的那些将门,也只是嘴硬,还在观望着呢。

张正书相信,只要他开启门欢迎各类人士办作坊,搞海贸,就没有人能拒绝这个利益的。

这不,很多文官的亲属,甚至是不着边的亲属,都开始羞羞答答和张正书这边搭上线了,意欲何为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背黑锅就背黑锅吧,只要张家坚持多数人的利益,手里抓紧银行,除非是皇帝想要干掉张家,否则就没有人能动得了张家的。甚至,张正书背的黑锅越多,赵煦就越是器重张正书。

“唉,我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张正书也觉得这样的自己很陌生,他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算计这一切的

“哼,你就别给朕溜须了,这事没个三五年,也甭想做到。”赵煦做了这么久的皇帝,自然也明白什么是徐徐图之。一旦太过着急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张正书笑了笑,他哪里是溜须了,而是肺腑之言。只要赵煦肯下决心,大宋绝不是不能训练出精兵的。有了精兵,只要战略不失误,大宋绝对是这冷兵器时代最强的。毕竟,没有人比张正书更清楚这板甲的威力了,除非是床弩,不然想要穿透板甲,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要练出这样一支骑兵,一支步兵,再配合水泥快速筑造碉堡的能力,天底下有谁打得过大宋

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是碾压式的力量

赵煦也隐隐有点明白了,所以他也要防着一手张正书。不过现在看起来,张正书好似没啥野心,赵煦也没看得这么紧罢了。但是,在李县那里,是长期有皇城司亲事官驻守的,这几乎是坏了宋太宗传下的祖训。张正书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不过张正书也明白,他展示出来的东西太过厉害了,甚至是超越这个时代的,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日后科技绝对要很强大。

换做张正书自己是皇帝,有这么一个人才,或者说是半步疯子,能不担忧吗一样的,张正书也会派人把他看起来,当然不会扼杀他,反而会好吃好喝供着,让他为国家服务。想明白了这一点,张正书也没啥怨言了。

看似不着痕迹地笼络了一番张正书,赵煦才说到戏肉上:“若新城筑成,禁军改制有效,你想要甚么赏赐”

张正书苦笑道:“官家,你也是知道我的,我最想要的赏赐,就是一身轻鬆,不批这身官袍了。”

“那不可能”

赵煦一摆手说道,“你换一个,朕怎么都满足你。”

“那我想开多几个图书馆”张正书小心翼翼地说道,这种挖大宋根基的事,他也不知道赵煦会有什么反应。要知道,一旦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哲学等学科大行其道后,儒家还有市场吗儒家没了市场,你叫那些朝中文官怎么想,让天底下数百万读书人怎么办

“此事”赵煦也为难啊,他是皇帝,自然是想大宋好的。目前看来,张正书胸中的“西洋之学”确实有独到之处,可也很危险,因为这“西洋之学”和儒家格格不入。特别是那“逻辑学”,简直是儒家的死穴。为啥因为儒家不讲逻辑,它只讲纲常伦理,讲仁义礼智信,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它的出发点和逻辑学根本不一样。逻辑学是基于事实出发,然后到抽象逻辑,最后是两者的统一辩证,这也是儒家最为薄弱的环节。

并不是说儒家没有辩论高手,而是儒家辩论起来,根本不管事实如何。这也是为什么儒家在先秦的时候,根本比不过墨家的缘故墨家是中国逻辑学的鼻祖,儒家碰到了死对头,还能好到哪里去

一方面是儒家,一方面是可以让大宋迅速增强国力的“西洋之学”,赵煦的为难就在这里了。

“也罢,只是你不得大张旗鼓招揽读书人”

赵煦给张正书规划了範围,以防止学术起了冲突。

张正书却笑了,他知道有了这个默许,科学就有生根发芽的土壤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