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7(1 / 2)
d也能够认出来,这是他一直想要征服的敌人。
康熙亲自确认这具尸体,就是噶尔丹后。
面上的凝重才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胜利者的笑容。
接着,他挺直了身板,沉声下令:“好很好传令下去,即刻将噶尔丹的遗骸送至京城,悬挂于城门示众。再依照当年吴三桂的例子,将其遗骸捣碎,撒在刑场以儆效尤”
他的声音洪亮,犹如霹雳般,回荡在军营之中,震得在场的人双耳发麻。
整个人更是透着帝王霸气,和绝对权威的倨傲。
大概噶尔丹死前也知道,若是被康熙逮到,下场凄惨。
不是千刀万剐,就是车裂。
不如自行了结,来的痛快。
在场的官员和将领听了后,豪情壮志地拍了好些马屁。
同时,也在想着,自己往后可千万不能犯错。
否则的话,恐怕连个全尸都没有。
大家都知道,这么些年来,噶尔丹的叛乱,使得康熙忧心忡忡,焦头烂额。
且噶尔丹为人又狡猾,几次逃遁。
给康熙与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危机。
百姓们更是因此颠沛流离。
康熙不仅仅是以儆效尤的意思。
也有让其余的藩王,和蒙古一代蠢蠢欲动的人,老实些。
此刻,直郡王望着康熙,一脸的崇拜。
与其说是崇拜,他的眼神,更多的是对至高无上的权利,所流露出的向往。
仿佛在说:总有一天,本王也要成为,像皇阿玛一样的人。
九爷虽说不务正业,却也是个阴毒性子。
关键时候,那是毒死人不偿命。
未达目的不罢休。
之前他是大清的富翁,现在不做买卖了,坊间便给他起了个外号,毒蛇九爷。
所以,他对康熙的做法,还是很赞同的。
对于敌人,就是要狠
至于三爷么,他就有些不赞同了。
他读了那么些书,教他要尊敬敌人,尤其是逝去的敌人。
因为,是敌人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但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反驳。
免得又得挨训,那么,喜事都变得尴尬了。
四爷则全程淡淡的,不管是面上,还是言语之间。
不是他没野心,而是他向来不喜怒于形色。
更不会将野心,表露在面上。
当天,康熙召集了重臣,开了个会议。
夜里的时候,康熙的豪华帝王至尊帐篷里,便坐满了将领、随从的内大臣、皇子们。
康熙则坐在最上首的座位,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众人。
就算人到中年,他的帝王霸气,也丝毫不减当年。
反而因他丰富的阅历和稳固的地位,越发的威风凛凛。
比起外表上的魅力,可能他个人散发的男人魅力,与政治魅力,更要吸引人些。
“朕此次征战噶尔丹,除了剿灭噶尔丹外,还巡视了边境各地的形势,视察了当地的军民生业。另外,朕决定,要让厄鲁特蒙古各部落归顺于大清,以为万年之计。”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使得在座的人,个个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高声追捧。
第211章不如让她伺候您
于是,三天后,康熙前往准噶尔领土,也就是噶尔丹的领地视察。
只是物是人非,噶尔丹的领地,已经被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占领。
这一回,虽说康熙剿灭噶尔丹是必然。
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变,还是让双方的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
这一天,策妄阿拉布坦,亲自迎接了前来视察的康熙、官员和皇子们。
夜里的时候,还为大家准备了篝火晚会。
“尊敬的皇上,现请您为我们点燃篝火。”策妄阿拉布坦将手放在胸口,颇为诚意地邀请。
康熙剑眉一挑,大气接过一个蒙古小伙子手里的火把,点燃了中央的木块堆。
一时间,原本昏暗的场地,顿时就变得亮堂堂的。
其实这场地,也很随意。
就是在蒙古大草原上,周围都是蒙古包。
紧接着,就有一个打着赤膊的微壮小伙子,还有一穿着红色衣裳的姑娘。
两人一面跳着当地的舞蹈,一面唱着蒙古歌。
蒙古族的人都很淳朴,他们的歌,基本都跟风景、河流、母亲、父亲、马、草原有关。
小伙子歌声略微沙哑,像是烟嗓,豪迈至极。
姑娘歌声则嘹亮,音又高
一首歌唱完后,就出现了好几个姑娘,给康熙和大家献上雪白的哈达。
个个都穿着红色的服装,面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不仅如此,她们还给大家敬酒。
由于她们是游牧民族,敬酒时不是普通的酒,而是马奶酒。
康熙带头喝了后,官员和皇子们,就是喝不惯,也得一口闷。
四爷端起杯盏,眉头都没皱。
头一昂,就一饮而尽。
见几个皇子长得模样俊俏,姑娘们个个都娇羞的退下了。
她们当中,有的喜欢直郡王的粗狂,有的喜欢三爷的文质彬彬。
当然,也有绝大部分人,喜欢四爷的冷漠和神秘。
至于九爷么,那风流俊美的模样,也是颇受欢迎的。
献完哈达,就是表演摔跤的项目。
然后,就是蒙古姑娘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待场子热闹起来后,策妄阿拉布坦瞥了康熙一眼,道:“皇上,臣有一样东西,想要献给您”
“哦不妨呈上来,给朕瞧瞧。”康熙道。
片刻后,只见有人抬了一架兽笼上来,那兽笼里,装的是个狼狈不堪的小小少年,大约十岁左右。
就算康熙看出一点点头绪,但他还是问道:“这是”
“回皇上,这是噶尔丹之子塞卜腾巴尔珠尔,臣想将他献于您,以表此次归顺于您的诚意。”策妄阿拉布坦恭恭敬敬地道。
康熙瞥了眼笼里的小小少年,问道:“你,就是噶尔丹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