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想吃重口的,就有酸菜、香辣、牛油味的,很切合大众。

这让他心中颇为得意,比自己受到大家的肯定,还要得意的那种。

于是,他不由得将那曾经看过好几次的信,再一次拆开看了看。

几月不见,女人的字非但没有长进,貌似更差劲了

不过好在还有娟秀的影子。

信中,她也没个正经格式。

就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样子。

并且,也不是一句连着一句。

而是左边几行,又边几行。

外边围着个心形,又写了一整句。

整理一下,大致就是这样写着的:四爷,我好想好想你呀,有的时候,想着想着就睡着啦。而且,我每天都掐着手指头,在算爷离开的日子。我多么希望,睡前看到的是爷,醒来看到的,还是爷。嗯其余的话,就等爷回来后,咱悄悄地说

字里行间,貌似满满的都是依赖和想念。

信纸的正中间,还有个红唇印子。

瞧着,可不就是和她的唇,一般大小。

闻着还有淡淡唇纸香味,估计就她,照着自个儿的唇,在纸上吻了一下。

想到这,他抬起修长的指腹,轻轻在红唇印子上轻抚了一下。

下一刻,他便将手,放在了临离开前,她种的草莓上。

经过几月的时间,只见男人的脖颈上,原本的“蚊子包”已经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颗芝麻大小的黑痣。

这张嘴,是挺厉害的。

想起她当时说的话,说他总是在她身上留痕迹,她便也要在她脖子上啃一个,最好多留几天印子,不然担心他会忘了她。

现在好了,这颗痣,怕是要留一辈子了。

还说他总是啃得她一声痕迹,明明是她身子娇嫩,属于容易留痕迹的肤质。

再说了,他可从没把她身上,啃颗痣出来。

接着,他将信折好,夹在书里,心情还有些复杂。

一个福晋,把他的脖子啃出痣来,还写这么腻歪又奔放的信,有没有点矜持的样子了

待他回去,非得好好惩罚才行

九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天空是湛蓝的,云朵是雪白的。

空气清爽,到处弥漫着淡淡秋意。

康熙班师抵达京城。

浩荡荡的军队,看起来威严无比。

将士们步伐同意,面上庄重,不苟言笑。

四爷和直郡王,还有将领们,在前头骑着马儿。

大家也纳闷了,一离开蒙古,四爷的病就好了。

康熙的龙撵,则被他们围在中间,有点保驾护航的意思。

此时文武官员,都在德胜门迎接。

太后则坐在城门上,远远地看着这一切。

她的身边,还有一众妃嫔们,也算是迎接康熙了。

五公主则站在太后的旁边,笑道:“老祖宗,您看,那穿藏蓝色袍子的,是四哥吗”

“哀家瞧瞧。”太后顺着五公主所指的方向,不确定地挑眉后,又笑着肯定道:“瞧着像是你四哥,这军队果然是磨练人的地方,老四本就稳重,到军队呆了段时间,除了晒黑了点,可整个人看起来,充满阳刚之气,越发的刚毅了。”

五公主:“”

按理说,她和太后很有默契的。

祖孙二人,向来是聊个不停。

但好在她们之间相处随意。

所以,五公主在看到某个穿墨色铠甲的男子时,眼神微微一顿,有些惊喜。

那个男子披着代表胜利的红色披风。

也骑着马儿,在四爷后头。

他好像也晒黑了点。

不过看起来,还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高鼻梁,挺俊气的。

只是他,怎么也在这儿

难道这一次,他也跟着皇阿玛出征了吗

坐在马背上的五格,总觉有人盯着他,有种被监视的感觉。

他随意环顾了一下四周,就见城门上,有个着紫色旗装的少女,正看着他。

当时,他长眉一挑,这不是五公主么

第214章没有绝对公平

于是,他大大方方的,回了五公主一个阳光帅气的笑容。

就骑着马儿,继续往前走了。

太后看到这一幕后,笑着打趣:“行啊,哀家的小五长大了,说着说着,话都不回,眼睛就不知道往哪儿看。”

“哎呀老祖宗,您就别取笑我了,我看的是四哥呢。”五公主撒娇道。

反正五格在四爷后头。

她便拿四爷出来充当挡箭牌。

可太后这双眼睛,久居深宫,见过多少人和事。

哪里会被这小丫头片子给忽悠过去。

她朝身旁的老嬷子笑了笑,道:“丫头大啦,也是时候,给她物色下未来的额驸了,只要堂堂正正的,对丫头好,哀家就放心了。”

说着说着,太后流露出满满的不舍。

五公主是她一手带大的,人又机灵,懂事乖巧。

这到了要出嫁的年龄,她也不能一直留在身边呀。

“我不,我就要一直陪在老祖宗身边。”五公主扁着嘴说。

“真是个口是心非的丫头。”太后拉着五公主的手,笑道。

紧接着,浩浩荡荡的人马,便进了城门。

在门口迎接的太子,看起来有些紧张。

四爷的信,他是收到了。

法子也有了,他也让人安排了。

但就怕还是跟去年一样,被当着文武官员的面,被康熙骂的狗血淋头。

还怕底下的势力,被康熙削弱。

片刻后,众人随着康熙的龙撵,到了太和殿。

太子便将册子递给了康熙,那上头写记录着,最近发生的事情,“皇阿玛,您不在宫中,儿臣才知政事难断,每日里焦头烂额,实在是忙不过来,许多事情都没办好,还请皇阿玛责罚。”

他不像去年那般自信邀功,周围的官员,也没捧臭脚了。

这都是他根据四爷信上所写,悟出来的。

其实,四爷是个谨慎的,大概怕康熙截信。

毕竟康熙这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没什么事情办不到,算不到的。

所以,他信中不过是让太子放宽心,说什么人无完人,没人能把所有事情都办的很好,只要不出大错,以皇阿玛对太子的疼爱,舍不得罚的。

太子便从话里,悟出了真理。

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