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3(1 / 2)
d
男人们在一起,压根就没女人的话题。
用过膳后,四爷倒是很上道,带着奴才回了前院。
留下五格和若音两兄妹,说些体己话。
待四爷离开后,若音赶紧把弘毅往五格怀里塞。
早在五格见到弘毅,两眼都发光时,她就知道,这个舅舅,想抱外甥的很呢。
弘毅也很乖,抱着五格的脖子,就糯糯地喊了声“舅舅。”
“哎。”五格高兴得不得了,在弘毅脸上亲了几口。
亲得弘毅左躲右躲的,“舅舅胡几跟阿玛一样扎人”
男人嘛,荷尔蒙产生的快,胡子就长得快。
偏偏长长的虎须不扎人。
那种才露尖尖角的胡茬,才扎得人生疼。
弘毅这番模样,逗得五格爽朗一笑。
若音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提醒道:“四哥,你去了蒙古,一切都要好好的,每个月记得写信回家给阿玛额娘,若是得空,也写几封信到我府上,也好让我安心啊。”
“这是一定的。”五格肯定地道。
两兄妹又聊了会后,五格讪讪地开口:“对了,我想问你个问题,你觉得五公主怎样”
若音柳眉一挑,她记得五格曾问过这个问题。
那时她的回答,是要看五格自个的意思,倘若哪天五格喜欢上五公主了,她便可以告诉他。
于是,她欣喜地问:“四哥,你开窍啦”
五格抿着嘴,浅浅一笑,淡淡的“嗯”了一声。
“好吧,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我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反正我觉得五公主挺好的,她活泼机灵,天真勇敢,性子又随和,为人也善良。又是太后身边养大的,错不了。”
若音把五公主夸了一遍后,恨铁不成地道:“你说你早点想通该多好,估计现在肚里都能揣个娃了,可你现在才琢磨明白,这就要去出征了,还得在蒙古待三年五载。”
说完,若音叹了口气。
据历史上记载,五公主也是个命薄的。
且不说她嫁的不是五格。
而是她二十来岁就没了。
要是五格在边关呆个三年五载的,万一有个好歹,这门亲事就黄了。
而这一错过,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
但经过七公主天命难违一事,她也不想去掺合这些。
一切皆有命注定,就看五公主和五格的缘分了。
“成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不想太过草率。”五格认真地道。
若音瞥了眼五格,居然从他的眼里,看到了难得的痴情。
于是她道:“行了,蒙古你放心去吧,至于我未来的嫂嫂,我在京城帮你好好守着。”
五格轻轻笑了笑,似乎等的就是话。
又坐了一会子后,他便告辞了。
五格离开后没多久,李福康就进屋道:“主子,苏公公来了,似乎是带了很多礼物,正在外头候着呢。”
“哦。”若音今儿光是收五格的礼物,就收到手软,但这并不妨碍她照收四爷的,“请他进来喝口茶吧。”
好歹苏培盛向来是个拎得清的奴才,帮过她不少忙。
又是四爷身边的大总管,自是要给些面子的。
不多时,苏培盛就被李福康请到了正堂。
他的身后,跟着好几个小太监和丫鬟,个个不是捧着匣子,就抬着大箱子。
苏培盛进屋打了个千后,道:“福晋,这是四爷特意让奴才送过来的玩意,说是给您的生辰礼。”
“都放下,喝口茶吧。”若音说着,朝柳嬷嬷示意一眼。
柳嬷嬷会意后,给他们一人倒了杯茶,还赏了银钱。
若音则淡淡问向苏培盛:“爷呢”
“爷刚出去了,约莫傍晚的时候回来,他还让奴才给您带话,说是夜里在您这儿用膳。”苏培盛回完后,意思意思地喝了口茶,就带着奴才们离开了。
若音让李福康送走了苏培盛,柳嬷嬷便把四爷差人送来礼物都打开。
“主子,奴才虽说不懂玉,却也瞧出这一套白玉首饰是极好的,简直晶莹剔透,入手温润。”柳嬷嬷把一个银质的雕花匣子,递到若音面前。
第360章觉得不太对劲
若音一看,那是一套白玉首饰,有簪子和叉子,还有步摇和夹子,样样都雕着好看的形状,精致的很。
“福晋,还有这个吊坠,简直要刺瞎奴才的眼睛了。”巧风把一个巴掌大的珐琅匣子,呈到若音跟前。
只见那是一个心形吊坠,链子是粗细刚刚好,材质看起来很闪,应该是铂金的。
周围是纯净而白得发亮的钻石,包裹着中间那颗海蓝色的心形宝石。
蓝色是忧郁的,却也给人一种安静、神秘、沉稳的华丽感。
若音将那吊坠放在手背上,简直是爱不释手。
颜色越蓝、越纯正的蓝宝石,就越珍贵。
不过,也不能蓝到发黑,那样就有点过了。
而四爷送她的这条蓝宝石吊坠,是蓝到发紫的靛蓝色。
棋色彩鲜艳,堪称蓝宝石中的极品。
就是不知道,四爷上哪儿弄了这么一条洋货给她。
就在这时,巧兰递了把木梳子给若音,“主子,这里还有一把木梳呢,看起来跟咱们平时用的木梳不太一样,她有花纹,还很亮呢。”
若音接过巧兰手里木梳,细细端详着。
那梳柄处雕着朵朵细小的梅花,中间还镂空了一片叶子形状,看起来小巧而精致。
而那梳子的材料,有着很顺的金色纹理,凑近一闻,还有淡淡的清香。
若音用指腹轻轻摸了摸梳子,能明显感觉到此木质温润、细腻、柔滑如玉。
明明没有上漆,却有着比漆还要强的光泽感。
然后,她如获至宝地说:“啧啧啧,这可是金丝楠乌木梳子,它会越用越亮的。”
到底是壕无人性的四爷,就是随手送把梳子,都价值连城。
本来金丝楠木就很珍贵了。
金丝楠乌木就跟更不用提了。
“啊,它很珍贵吗”巧兰见自家主子见了这把梳子后,比见到宝石还激动,不由得问了一下。
“嗯,是极其珍贵的木材,它不是生长在土里的,而是沉在水里,或者埋在土里的,然后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形成的木材。属于不可再生木材,说是稀世珍宝也不为过。”若音跟她们解释道。
闻言,巧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道:“难怪常常听人说什么纵有珍宝一箱,不如乌木说什么去了,奴才给忘了。”
她挠了挠脑袋,陷入冥思苦想状态。
若音戳了戳巧兰的额头,笑道:“是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还有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