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3(1 / 2)
d众人一听,纷纷低眉沉思着。
太子这些年越发的不像话,很多事情,都逾越了储君的规格,当真把自个当天子对待了。
弄得朝廷上不少官员,多少有些汗颜,重新站队。
倒是弄得朝堂上,八爷的名声扶摇直上。
虽只是个贝勒爷,诸臣却称其为贤,私下称他为八贤王。
而四爷一直是为太子办事,暗藏锋芒的。
但这种情况下,局势也很难熬。
向来男人都是办大事的,后院要是一派和气,男人就可以放心在外办事。
倘若本来就忙的不可开交,后院还搅得不得安宁,多多少少会分一些心思。
“福晋说的是,妾身谨记在心。”李氏咬咬牙。
心说为了四爷,她忍了。
忍得住一时,往后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八爷府上的阿茹娜都能忍,她有什么不能忍的
若音见李氏还算本分,寻了个理由,就把众人打发掉了。
接下来的日子,四爷本来就打算给五格洗清冤屈。
向来办事效率的他,如今被若音吹了枕边风,办事效率更快了。
已经命人暗地里让人着手调查真相,为五格翻盘逆袭做着打算。
还怂恿了太子,替武英殿大学士富察、马齐翻案。
两年前,马齐还是辅佐太子,帮太子代理政务的大学士,康熙还赏赐过“永世翼戴”的匾额给他。
可一朝被人陷害,好好的奏折里,明明是陛下”的“陛”,可到了康熙手上,却成了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
这个“狴”可是兽的意思,不是暗讽康熙不是人吗
于是,马齐当场就被革职,还打入了宗人府。
在这里,康熙是个乾纲独断的帝王。
他为了减少反清复明的现象,对于明朝留下来的文人,采取招抚办法。
对于那些不服统治的明朝文人,则采取了铁腕般的镇压手段。
所以,这个时候的清朝,文字狱可是很严重的。
曾经有个人,不过因为封吹乱了书页,一时诗兴大发。
吟了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
就被人认为“清风”暗讽当朝为官不廉洁等等,惹了杀身之祸,还被诛了九族。
这典型的反应了,在封建统治下,文字是非常容易惹祸上身的。
第537章又可以官运亨通
这一日朝堂上,太子和四爷对视一眼后,就拱手上前,道:“皇阿玛,儿臣有一事想要禀奏。”
康熙淡淡扫了太子一眼,并微微颌首,表示准了。
“是这样的,您还记得当年的富察马齐吗”太子其实不想帮马齐翻案的。
奈何老四说马齐谋略过人,定能助他早日登基,他便信了。
康熙剑眉微微一挑,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随即冷哼一声,道:“他不是大逆不道,打入宗人府了吗”
“对,他是打入宗人府了,但儿臣最近查到,他是被害的。”
一听到这么严肃的问题,康熙的眸子,瞬间就变得犀利。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视线落在太子身上。
“这事都过去这么些年了,你为何当时不替他查明,如今才跟朕说,他是被害的。”
“回皇阿玛,当时您盖了章子,儿臣不敢忤逆,但马齐在儿臣身边辅佐多年,儿臣每每想起都会愧疚不安,这才命人查了一下,发现此时有蹊跷。”太子说着,就在殿中央跪下。
康熙俯首于殿堂之下,双臂垂于膝下,正襟危坐着。
“你可知道,凡事要讲证据,就算你是太子,也不例外。”
闻言,太子心知康熙是允了他的禀奏。
便抬头回道:“儿臣这就让人把人证物证带上来。”
紧接着,就有人给康熙上了两份奏折。
“皇阿玛,那份字迹正确的,才是出自马齐之手,儿臣让人在宫女的房间搜到的,而另一份,是别人模仿的字迹。”太子解释道。
康熙听了太子的话,并没有抬头,只是仔细比较两份奏折。
不一会儿,又有个宫女,被带进了太和殿。
那个宫女秀气,但面上写满了心虚和恐惧。
并且,她全程都低垂着头,不敢看人。
最后,她被侍卫随意地拎在了殿中央跪着。
康熙眯了眯眸子,总觉得这个宫女有些眼熟。
直接命令道:“给朕抬起头来”
宫女跪在地上战栗不敢言,但到底是怯弱地抬起了头来。
这时,康熙总算是看明白了,这就是在他身边贴身伺候的大宫女。
“你怎么在这儿。”他先是随意一问,随即眸光微转后,似乎明白了什么,威严地质问:“说马齐一事,是不是你搞的鬼。”
“皇皇上恕罪,奴才只是一时贪财,受人指使,这才犯下打错,掉包了马齐大人的奏折。”宫女颤颤巍巍地开口。
当年她怕事情办完后,被人杀人灭口。
这才留下了奏折,作为威胁。
殊不知,这份奏折,还是将她往死路上逼。
“放肆”一时间,康熙那如同雷鸣般威严的声音在殿中响起,震得人双耳发麻双耳,不敢动弹,“来人,把她给朕拖出去严刑拷打”
“不要啊皇上,请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宫女声聚泪下。
太子爷查到是她后,拿她全家人性命做威胁,她不得不认。
见状,殿中的九爷,眼里闪过一抹阴鸷,看似好意地道:“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不过是个小小宫女,居然敢谋害大学士,还好意思求饶,不如老老实实接受惩罚,不然你全家都得遭殃。”
他的语气平淡,面色如常,但要是细细一听,就能闻到一丝阴险的威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