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7(2 / 2)
若音夹起筷子,正准备吃面。
李福康就进来了,“福晋,谢嬷嬷说二阿哥画了一副画,让奴才带给您看。”
若音一听,接过画摊开一看。
也不是多好的纸,只是一张普通的宣纸。
上面用黑色的笔,勾勒出一个人的模样。
线条不够流畅,歪歪曲曲的连接着。
中间用红色的笔,填充了衣裳。
颜色也填充的不均匀。
架子头上,还点缀了几朵彩色的小花。
明明是很差劲的画,可在若音眼里,却是这个世上最美的画。
“福晋,奴才听说在前院时,大阿哥有教过二阿哥画画呢。”李福康小声道。
若音轻笑一声,“大阿哥画的比这好多了,看来二阿哥没学好。”
说是那么说,可她的嘴角却微微上扬,明显是幸福的抱怨。
“二阿哥毕竟还小,再过几年,说不定就和大阿哥一样优秀了。”
若音浅浅一笑,低头看画。
看着看着,眼眶就一阵发热。
她昂起头来,耸了耸鼻子,道:“我记得二阿哥爱吃牛乳布丁,你让牛厨子做一个,给他送过去吧,不必做大了,就用喝茶的杯盏,做一小杯就行。”
“。”
“巧风,把这画收好。”她将画递给了巧风,低头吃起了面。
用过膳后,若音稍微歇息了一下。
这些日子,夜里她都没睡好。
也就用完膳后,借着困意,小憩一会儿。
等她醒来的时候,换上杏色的棉麻袍子,又开始抄写经书了。
是夜,若音用过晚膳,喂了弘毅吃药。
又去了前院,看了弘修一趟。
然后带着奴才,去了府上的祠堂。
祠堂里点了几盏烛光,里头还有一尊铜质佛像,大约三尺高,碟子大小。
佛像前摆满了瓜果、食物。
若音进去了,点了三炷香,插在铜质的香炉里。
紧接着,她就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双手合十,潜心祷告。
身后,柳嬷嬷和巧风,也跟着跪在后面的蒲团上。
“嬷嬷,我怎么一进这个屋子,看见这尊佛像,就觉得后背发凉啊。”巧风左顾右望,有些怕。
柳嬷嬷双手合十,小声回:“那是因为有不干净的东西跟着你,往后多在菩萨面前跪上些时日,那些东西就不敢再跟着你了。”
语音刚落,巧风整个人都颤抖起来,更加害怕了。
转头一看,还发现柳嬷嬷的眼角,渗出一滴泪水。
她颤颤巍巍地问:“嬷嬷,你你怎么哭了”
“我没有哭,是这尊佛像太慈悲了,光是看着它,就会让我有流泪的冲动。”柳嬷嬷淡淡回。
巧风“哦”了一声,闭上眼睛,再不敢说话。
若音则闭着眼睛,均匀的呼吸着,在心中祈祷着。
大约两个时辰后,已经是夜深人静了。
若音便回了正院,歇下。
次日清晨,若音早早就起床,在奴才的伺候下洗漱更衣。
这几日她吃斋念佛,梳妆打扮也就格外的素。
藕荷色的旗装,简单的两把头,一对碧玉珍珠簪子。
一切才准备好,巧兰就火急火燎地进屋,道:“福晋,宫里头来了一群侍卫,说是万岁爷召您进宫一趟。”
语音刚落,就有几个侍卫,不管三七二十一,进了堂间。
“四福晋,请跟我等进宫一趟。”一个侍卫走上前,还算客气的行礼。
并掏出了一块金色的令牌,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
“你要干嘛,我家大阿哥正病着,府上不能没有福晋的的操持”柳嬷嬷第一个护在若音跟前。
第684章没有保护伞的蒲公英
“你跟我一同进宫。ranwena”若音拉了拉柳嬷嬷,然后朝侍卫道:“走吧。”
既然这是康熙的意思,谁又敢违抗圣意。
临离开前,她还嘱咐了正院的奴才,一定要好生看着大阿哥。
半个时辰后,她就被带到了康熙的乾清宫。
一进大殿,若音就被殿里的阵仗惊了一下。
因为康熙正坐在乾清宫上首。
其余的皇子和福晋们,则坐在两旁的椅子上。
在她进殿的那一刻起,众人的目光,就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那些目光,大多充满了攻击性,将她重重包围起来。
若音深呼吸一口气,强壮淡定,使自己看起来端庄些。
她尽量忽视众人的目光,以及太子和太子妃,不怀好意的眼神。
走到殿中间,朝上首的康熙行了叩拜大礼,“儿媳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
“老四福晋,你可知道,你犯了什么事。”康熙没叫若音起,只是威严地发问。
若音则笔挺地跪着,从容地回:“儿媳不知。”
“四弟妹是真的不知,还是坏事做的太多了,记不清是哪件事了”太子妃起身,阴阳怪气地道。
“太子妃这话,不知从何说起。”若音转头看向太子妃。
只见太子妃轻笑一声,道:“四弟妹,上回你还在太和殿,信誓旦旦地说,做买卖要讲究初心、诚信、正义、勤俭、廉耻,可我怎么听说你抢占老百姓的地,就为开客栈。还知道什么是初心和廉耻吗,难不成你所谓的勤俭,全靠抢来的更别提正义了,我都替你臊得慌。”
“不可能,我每次开分店,底下的人,都是花钱买地,如果实在谈不拢,宁愿不要,也不会抢占老百姓的地。”若音毫不犹豫的反驳。
直觉告诉她,一定是太子两口子想陷害她。
而且,她们很可能已经有了证据。
否则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在这聚众看她的笑话。
“皇阿玛,既然四弟妹不认,那我就只好请人证了。”太子妃朝上首的康熙道。
康熙没说话,只是微微颌首,准了太子妃的请求。
片刻后,就见一个穿茶色锦袍的中年男人,进了大殿。
那人浓眉小眼,尖嘴猴腮,看起来精明过了头。
明明是单眼皮,眼角却有几道尖酸的鱼尾纹。
中年男人还挺着个大肚子,显得格外的贪财。
他一进殿,就在中间跪下,朝康熙磕头。
道:“万岁爷,您可要给小的做主啊。”
“说。”康熙盯着中年男人。
“一个月前,有人盯上了小的一处荒废的酒楼,那酒楼原来叫金福酒楼,是祖先传下来的,因为地势偏僻,就凉了下来。结果来了一批人,说是愿意花五千两银子,买下那块地,重新建造个什么忘忧客栈。”
“可那块地,是老祖宗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