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6(2 / 2)
一时间,屋里便上演了主仆情深的好戏。
瞧着李氏和春梅哽咽啜泣,谁都没敢多说一句话。
四爷直勾勾地盯着李氏,后又扫向春梅。
一双神秘深邃的墨瞳深不见底,瞳孔中散发着令人不可捉摸的黑色流影。
“你是该死。”男人薄唇轻启,冷冷地下令:“来人,把这奴才拖出去杖毙”
苏培盛一个眼神,就有侍卫把春梅拖下去了。
若音很好奇,都这个时候了,春梅既不求饶也不叫冤。
只是神色呆泄,没有了求生欲,仿佛早就猜到会有这一天了。
倒是李氏,都这个时候了,哭得比谁都委屈。
四爷则直接起身往外走,心气不顺的样子。
若音以为四爷罚了个奴才完事了,就见他经过李氏身边时,脚步微微一顿。
接着冷冷地道:“李氏对于底下奴才管教不当,现命其即刻离开圆明园,带回王府禁足,闭门思过。”
“不要啊,四爷”李氏转而抱住四爷的小腿。
四爷没有踢李氏,只是看都不看李氏一眼,目不斜视的将脚抬出。
随即不带任何感情地道:“没有爷的允许,不许离开院子半步”
说完,他便带着奴才冷漠离开。
只留下伤心欲绝的李氏,还有大快人心的若音,以及后院那几个。
谁让李氏平日里没少干些缺德的事情。
这下子,最忠心的丫鬟没了命。
自个还被禁足雍亲王府。
“行了,你们都退下吧。”事情已经水落石出,若音摆了摆手,极累的样子,“另外,如霞如霜,把李侧福晋请出去。”
“是。”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屋里的人就散了,一下安静不少。
若音累一天了,也打算歇息。
巧风伺候她更衣,半梅帮她净手洗漱。
“福晋,李氏这就叫咎由自取,活该她孤苦伶仃的回王府,听说四阿哥都不让跟着去呢。”巧风道。
若音淡淡的“嗯”了一声。
对于李氏这种人,她从来不会有一丝同情心。
这次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总归来说,算是一件家事。
反正康熙和四爷相信她,事情也弄明白就行了。
李氏的奴才因此丢了性命,李氏也得到了惩罚。
若音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没有哪个男人在处理家事的时候,会把女人处死的。
到底是生养过几个孩子的,要是就那么弄死了,那跟暴君有什么区别。
然而,对于李氏这种高调张扬,喜欢排场的人来说。
雍亲王府没有四爷,没有孩子,也没有情敌,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折磨吧。
“要奴才说,主子们都在圆明园,现在王府,也就相当于冷宫了。”半梅道。
若音浅浅一笑,没说什么。
其实,哪有什么冷宫之说。
只是哪里冷清、寂寞、没有爷们驻足,哪里便是冷宫。
“不过这一次,奴才是真没想到,年侧福晋居然帮您说话,还说了那样的话。”半梅到现在还觉得不可思议。
“不止是你,我也感到很惊讶。”年氏完全出乎若音意料之外。
但她知道,年氏不是为了她,而是打心底里为了四爷。
接下来的日子,圆明园没了李氏,倒是清净了不少。
然而,若音操办的一场普通家宴,却帮四爷把大清第一闲人的名号给稳住了。
又给他塑造了不争不抢,过着田园生活的亲王形象。
紫禁城里,康熙自从体会到了最纯粹的天伦之乐后,便想让大家都知道,他也有儿子儿媳孝敬。
这也是他作为皇帝老子,炫耀的资本。
省得旁人都说他是孤家寡人一个
为此,康熙特意下了道圣旨:
“四皇子才德兼全、有情有义、不仅钻研出十余种肥料,可令水稻、麦子、大豆、蔬果提高两成的产量。在家宴上,四皇子与乌拉那拉氏的孝心更是颇得朕心。农为天下之本务,朕命各地知州即刻赶往京城,让四皇子在皇家农场开一场农业教学,钦此。”
一道圣旨,既向天下人炫耀他有个孝顺的好儿子、好儿媳。
又为了大清的粮食产量,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做了考虑,让四爷把新研究的增产法子教给大家。
这差事听起来好像太接地气,但其实是个肥差。
起码各地知州和四爷一打交道,可以广交能人。
到时候百姓们粮食产量上来了,四爷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也就立起来了。
第881章早就认定为一辈子的女人了
所以说,这是一个很亲民的差事。
也能和地方官员打好关系,获得第一手民事资源。
毕竟,民心是新帝登基的重要支持
紫禁城的阿哥们知道后,可没少眼红。
毕竟,康熙很少夸阿哥们孝顺,因为他都知道,那些只是做做样子,背地里指定怎么咒他呢。
所以,就算是孝顺,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可四爷却因为孝顺被赞赏,这是孝顺到什么地步了啊。
不过,想要各地知州赶往京城,少则半月,多则月余。
而且,到了京城,还得定个确定的时间,这事便暂且放一放了。
春天是个好季节,天气暖和,景色宜人,人也懒洋洋的。
若音大多数时间,都在杏花春馆吃吃喝喝,睡懒觉。
这种惬意的日子,一直到了四月中下旬,也就是德妃的生辰。
今年李氏还在禁足,若音便和四爷、钮钴禄氏、年氏、以及孩子们,一同进宫给德妃贺寿。
到了永和宫,若音才走进门,就见里头笑声不断。
原来是十四阿哥后院来人啦,正在哄德妃开心呢。
不过,等到四爷带着后院出现后,里头的笑声便戛然而止。
四爷秀女大选时,不知道自个躺着都中了枪。
但他也能感觉得到,自那以后,原本就淡淡的德妃,待他更加冷淡了。
要不是德妃生辰,他也不爱在这呆。
献过贺寿礼,给德妃请安后,他就去阿哥所和康熙那溜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