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496

分节阅读 49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八爷:“”

“我希望你没有一丁点难言之隐,你也最好对我没有一点情义,但不论你有什么苦衷,你终会后悔曾经这样伤害过我”

“福晋就不要自作多情了,爷的所作所为,都是从心出发,无关乎别的。”八爷淡淡道。

“好,很好算了吧你赢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郭络罗氏跌跌撞撞地离开这间令她作呕的屋子。

曾经因为两个孩子,她坚持下来了。

并且,她以为只要假装开心就好,那样便不会难过。

只要孩子们都在身边,看着他们的笑脸,便不会觉得伤心。

甚至,她以为放下就好,便不会被伤害。

她以为她有那么多的以为。

可那终究只是她以为。

如今被最亲近的两个人背叛,她真的真的真的撑不下去了

八爷看着郭络罗氏的背影,眼神淡淡的。

直到一盏茶后,他总觉得她的话,听起来有一丝不对劲。

便叫来了奴才,去看看她。

可得到的回应,却是“福晋割腕自杀了”

郭络罗氏再次醒来时,已经是次日清晨。

睁开眼,就看见那张令她讨厌的脸。

俊美的脸颊,透着疲倦和颓败,累极了的样子。

“别以为你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也别想使苦肉计,在爷面前找存在感。”见她醒了,男人淡淡开口,末了,又加了句:“爷没让你,你便没有资格去死。”

“你不让我离开就罢了,如今又不让我死”她的声音无力而苍白。

眼角有湿哒哒的东西,落在了帛枕上。

边上的奴才听了主子们的对话,真的是干着急。

主子爷明明在乎福晋的。

否则也不会在福晋自杀后,揪着府医让其务必治好。

还打死了很多奴才,在床前守了一夜。

可为什么福晋醒了,又要说那样气人的话,真是奇怪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小太监进了屋,慌慌张张地报道:“主子爷,府上有圣旨到了,还是苏公公亲自来传的,他让您去府邸前门迎旨呢”

此话一出,八爷面色一沉。

他早就跟那个老头子断绝父子关系,又何来的圣旨。

除非他的事情败露了

可四哥不是死了吗

见八爷不说话,郭络罗氏却笑了。

“呵胤禩,你的报应终于到了吧。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真该庆幸自个没死,因为我要看着你怎么苟活下去”

第980章四爷口中说出来的话

当她醒来时,她恨他救了她。

可要是报应来的这么快,一切便不一样了。

“你少在爷跟前说这种晦气话”八爷起身,冷冷看着面色苍白的女人。

然后,他负手出去接圣旨了。

到了前门,八爷直接叩首在地接旨。

梁九功端着明黄色的圣旨,睨了八爷一眼。

他清了清嗓子,尖声道:“八皇子胤禩s,从前便与诸位阿哥不合,后又陷害太子,勾结官员,不念父母兄弟,做事毫无顾忌。如今策妄阿拉布坦造反,朕要亲征,此等乱臣贼子,万一祸发,朕在边关,难以收场。并令八旗护军参领八人、护军校八人、护军八十人在胤禩府中坚守,将其永禁高墙内钦此”

这道圣旨意思很明显了,想来四爷已经将话带给了康熙。

如今他老人家既然知道了策妄阿拉布坦造反。

自然也知道八爷勾结策妄阿拉布坦。

只不过,在这紧要关头,国难当前,还是处理边关战事要紧。

若是直接将八爷勾结叛贼的事情公布于世,只会引起战士们的军心,以及老百姓的恐慌。

毕竟,这是皇家的奇耻丑闻。

一个皇子都勾结叛贼,那这个大清,还有谁可以相信

而且,康熙这个老父亲,对待敌人是有无数种铁血手腕。

可唯独对于这些个逆子,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到底是亲生骨血,他不忍心要了他们的命。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一个个囚禁。

限制他们的自由,让其没有办法再出去为非作歹。

对于这个圣旨,八爷始终是淡淡的。

即便一日之间,他从即将获得权利的巅峰,坠落到被囚禁的地步,他的面上也不显情绪。

八爷行了叩拜大礼,双手接下圣旨,温润地道:“叩谢吾皇隆恩。”

梁九功将圣旨交给八爷,也懒得跟这位寒暄,就回了紫禁城复命。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不过半日的功夫,京城便传遍了八爷的事。

往日人人敬重的八贤王,一下子就成为万岁爷口中的乱臣贼子。

那下场,居然跟大阿哥差不多,都是永禁府邸。

一个皇子,早就与皇室断了关系,便如同庶民。

又被永禁府邸,没了自由,那就更加不堪了。

尤其对于八爷这种野心勃勃的人来说。

失去自由,看着旁人一步步攀上巅峰,那才最是难受吧。

现如今,八爷这头,那是罪有应得。

可圆明园里,却是一团糟。

要说后院那些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那还好说。

可若音是亲自体会过那等凶险,也知道四爷将要面对更凶险的事情。

所以,瞧着四爷一天一夜没回来。

派出去的侍卫,都有几批了,愣是没四爷一点消息,她都快急死了。

若不是她现在知道了八爷的秘密,不方便出去。

否则她都要亲自去找啦。

如今,一方面,八爷谋逆之事,得尽快解决。

另一方面,四爷下落不明,她的心里也不安生。

如若实在不行,她只能找个可靠又有地位的人,去禀报康熙。

不是她不愿意亲自进宫一趟。

而是大清女子讲究无才便是德。

别说王公贵族的女眷,不能参政。

就是后宫妃嫔,若是参与其中,也是要受罚的。

所以,无论她要说的事情多重大,做的事情是好是坏。

但凡亮到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