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667

分节阅读 6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年羹尧迟早有一天会忘乎所以,走向自我灭亡。

想到这,五格牵了牵唇,继续道:“按照大清的制度,凡是皇上谕旨到达的地方,见谕旨如见皇上,地方官员必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可是据奴才所知,皇上的谕旨两次到西北时,年羹尧不迎诏就罢了,居然还不宣读晓谕。”

“而且,听闻他在西北各处贪赃受贿、侵蚀钱粮,涉及的金额达到数百万两之多。”

四爷一直面色无常,可当他听到年羹尧贪腐的数量这么多时,阴冷的眸子骤然一紧。

因为自他登基后,他最厌恶和痛恨的,便是官员们贪赃枉法。

或者说,打从他还是阿哥时,就最痛恨这一点。

所以他一登基后,就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这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而这年羹尧,不说别的,光是此举,便是让他非常厌恶。

他不再沉默,而是狠狠地咬了咬后牙槽,沉声道:“这个年羹尧,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

早几年前,他虽看中年羹尧,但也瞧出对方性格有缺陷。

可他也是个惜才的,所以故意将其安排到扬州基层磨练五年。

后来发现他有所改变后,这才重用。

谁知道这才几年光景,就又回到了从前,满身无知和野蛮骄横。

十三爷见四爷开口说话,忍不住插嘴道:“皇上,您是不知道,年羹尧曾多次无礼与朝廷命官,先是嘲笑五格,瞧不起臣弟,后又和八哥九哥在太和殿外打架。”

要说年羹尧之前看不起他,他一直没有放在心上。

想着年羹尧对大清有功,他忍一忍就罢了。

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让皇兄和年羹尧之间君臣失和。

况且,身为爷们,有事说事,不可能与人起了冲突和争执,跑到皇兄跟前告状,让其撑腰,这不是爷们的作态。

可是当他知道年羹尧如此放肆后,他自然有事说事,不再有任何隐瞒。

而且事情发生到这个地步,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了。

“你们与他都是朝廷重臣,他有什么可瞧不起你们的。”四爷道。

“且不说这些,此次去西北,据臣弟所知,年羹尧一方面拿着朝廷的军饷,另一方面还经营点儿小买卖,他拿咱们大清制作的兵器,和蒙古做交易,赚的钱全部到他年羹尧口袋里,一分都没上交朝廷。”

第1305章一封四爷的谕旨

四爷冷哼一声,道:“岂有此理,大清从不和蒙古做此等交易,加之如今国库充足,根本不需要赚这等钱财。可年羹尧居然善做主张,干这等勾当,简直是把军营当成了私有物”

他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

加之他自登基后,为了稳定朝中局势,一直在紫禁城。

所见之事,所听之事非常有限。

要说之前那些官员弹劾年羹尧的,无非就是朝廷当中的一些琐事。

可十三和五格所说的,才是他从没听说过的。

这也是他当时为何将十三和五格派去西北垦荒的原因。

明知道那地方归年羹尧所管,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一是旁人说的他不相信。

但他们两个说的,那就肯定没错。

紧接着,十三爷又道:“就拿这一次平凡阿尔布巴之乱,那年羹尧虽说是有功劳,也确实打了胜仗。但他违背军营纪律,从蒙古搞了十几个姑娘,在军中风流快活。”

听到这,四爷浓眉微蹙,骂了句“无耻之人”。

紧接着,君臣三人又聊了好几个时辰,十三爷和五格才从养心殿出来。

待他们两个离开后,四爷则坐在养心殿的宝座上,翻着两本厚厚的册子。

那上面记载着的,全是年羹尧自跟了他起,立下的功劳和战功。

他时而蹙眉,用笔在册子上写着什么。

时而搁笔,指腹揉着眉心,似是心气不顺。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见状,苏培盛尽量降低存在,屏气凝神,不敢上前打搅。

当天下午,四爷浮躁地将宝座上的册子合上。

然后,他开始大肆奖赏年羹尧。

并命御前侍卫将赏赐送往年家。

只是,同那些赏赐一起的,还有一封四爷的谕旨

谕旨里有一段论述功臣保全名节的话。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在这道谕旨里,四爷改变了过去对年羹尧的嘉奖和称赞。

而是警告年羹尧要慎重自持。

四爷打小就是康熙帝培养大的。

面对这种事情,他和康熙帝当年一样。

即便那些同他打天下的官员有贪污现象,还借空了国库的银子,康熙帝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忍心处理他们。

如果年羹尧是个无用之徒,或许还好说。

可他确实为大清做了许多贡献。

尤其是这一次平反阿尔布巴之乱,臂膀都受了重伤,至今还没好全。

就目前来说,他的功劳还是盖过了错误的行为。

而年羹尧又是四爷一手提拔上来的,对于此等有能力又有功劳的大臣。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功高盖主,得弄死对方。

而是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不再继续堕落下去。

毕竟这么些年来,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年羹尧。

边关确实没有这般太平。

而他当年登基时,也没那么顺利。

他不可能忽视那么多功劳,在人一犯错的时候就一点余地都不留。

所以,虽说年羹尧确实犯了错。

但也不能立马就处罚。

一是因为年羹尧才立了军功。

二是四爷未登基以来,年羹尧便一直辅佐左右。

甚至可以说,在四爷还是阿哥和贝勒的时候,他们就相识,并达成了某种共识,一起走到今天这一步。

所以,四爷对年羹尧,还是有点君臣知遇的情分在里面。

这是君臣之情

面对一直在身边效犬马之劳的臣子,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规劝,降服,而不是直接放弃。

就好比一个上司,面对多年来一起打拼的下属。

当发现对方出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解决,而不是直接开除。

至于毓贵妃做过什么,那也是毓贵妃的事情,是后宫之事,等到时机成熟,他自会处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